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化盐上盐方式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 15: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上化盐桶占地面积小,采用皮带机上盐,盐水浓度较稳定,设备生产强度大,但皮带机故障率高,维修工作量大,投资较大,盐泥清理比较麻烦。如考虑到使用精制盐,为了防止出现浮盐堵塞管道,设计时需增大地上化盐桶直径,增加中心桶。单台地上化盐桶最大可满足30万吨/年产能。
   我公司化盐工序目前有地下化盐池和地上化盐桶各一套。地下化盐池通过调整化盐操作和技术改进,可以使用海盐或精制盐。目前使用的是精制盐,粗盐水浓度控制比较低,减少了浮盐的产生量,但由于不能实现稳定的盐层控制,粗盐水浓度稍有变化,不过对预处理器的运行影响不明显。地上化盐桶由于原有设计化盐桶直径较小,盐水流速较快,使用精制盐进行化盐时产生较多的浮盐堵塞管道,目前只能使用海盐。由于通过皮带机下盐,可以保持稳定的盐层高度,粗盐水浓度控制比较高且稳定,但皮带机常常出现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6: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地下化盐池    铲车上盐比较好     就是盐泥比较难清理。如果用化盐桶化盐  ,如果底部有锥度可以排泥那就好了  排到盐泥池用板框压   就是上盐高度有问题    需要一个大输送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14: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车上盐腐蚀很严重吗?
各位有没有图片啊?
有几家使用啊?
地下化盐桶渗漏又怎么检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用皮带上盐,盐水的质量和稳定性怎样保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2: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用地下化盐较为理想。
用装载机上盐的方式。
弊端是盐泥的清理比较麻烦,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果负荷较大需要经常去清理化盐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4: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上盐方式要看各方面的因素然后综合,不可一概而论.比如火车皮拉来的盐要行车工进行卸盐,所以就可以采用皮带上盐,可以综合利用行车工的人力资源.如果是离盐资源地较近用汽车拉来的盐就可以考虑用铲车推盐,不用受行车轨道\检修等原因的影响.其实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综合考虑,然后从最初设计就要考虑进去如何清理化盐池\化盐池的布局\盐场的布置等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5: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如何下盐最优,大家都讨论了很多。
对于那些用固盐作为补充,下盐量很少的企业,就采用人工方式也不是问题,并且灵活性很大。
但对于主要就采用精制盐的企业,主要考虑下盐综合成本、检修频率、对生产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盐水质量影响、设备腐蚀等因素,采取最优的方式进行。
就我们使用行车加皮带输送机的例子来看,存在行车轨道检修频繁,下盐工割袋子时有很多袋子屑在里面,容易堵塞后面管路及机泵,输送能力有限(适合于10万吨以下)等弊病。
如果采取地下化盐,则规模可以扩大,场地限制更小,盐及雨水都可以充分利用等优势。因此,个人觉得地下化盐是首选。
当然,每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管理问题,如果员工及民工不是那么负责,则再好的工艺都不能发挥出他的优势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6: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公司采用行车主要存在是腐蚀还是啃轨问题啊?
是不是使用了吨袋盐啊?
17# box22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6: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直用的是地上化盐和皮带传送上盐的方式,成本不是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16wt隔膜碱,实际生产也就13wt多一点,地下化盐池,铲车上盐,在配水稳定的情况下40min左右上盐一次,系统运行良好。外雇上盐工,一班一个人就够用了,成本很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5-20 20:37 , Processed in 0.0452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