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硫酸系统大修后如何保证不冒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8 09: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硫酸系统大修后要保证烟囱不冒烟,最关键因素是要确保系统开工升温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yiyunjin
1、系统生产要求稳
2、开好电除雾
3、确保转化率(力求SO2气体在一、二段充分反应)
4、控制好吸收率(确保吸收酸浓度及流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09: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xglyl 于 2010-4-18 22:40 编辑
大家都知道:硫酸系统运行好与坏的一个重要的监控指标就是烟囱是否冒烟,日常运行只要监控好水份、酸浓及上酸量等指标就能达标,尤其在环保形势严峻情况下,冒大烟肯定会造成扰民和政府追究,大修以后系统开车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本人从事多年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
1、        对停车吹扫的要求:长期停工前对设备进行热吹和冷吹,将系统残存SO2+SO3指标降到最低。
2、        对大修时间的要求:尽量避开多雨季节,大修时间要缩短,这样可避免长期酸化的设备、管道吸潮,影响水份指标。
3、        对设备密封的要求:必须对设备做好密封,必要时用干燥空气进行置换。
4、        对开工升温的要求:开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升温计划,升温效果不能以时间来界定,譬如说电炉效果不好,即使时间到了,最终升温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说转化升温和焚硫炉升温最终的结果是看温度,尤其是换热器及管道的温度是否能避开炉气露点温度,这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升温过程注意恒温,把检修过程吸收的水份,全部置换完毕,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以硫三系统和硫一系统做对比:整个升温过程,九组电炉都正常运行,保证了升温效果,在系统正喷磺后烟囱几乎没有冒烟,而硫一系统升温过程电炉坏了一半,升温效果不理想,最终会导致冒大烟。另外还强调一点:第一省煤器升温副线的设置也非常关键,走副线可避免一吸塔带来的热量损失。
5、        对开工酸浓的要求:开工以前循环酸浓必须用98%酸或105酸置换到98%以上,正式开工后操作工要及时调节酸浓在规定范围内,这样也可避免冒烟现象的发生。
6、        对开工负荷的要求:系统开车要保证低负荷,这样可保证锅炉等各项指标的稳定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0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个后冒烟是难免的,不过通过尽快升高转化温度和提升吸收酸温,可减少冒烟量和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2: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修后开车烟囱不冒烟我们基本上都能做到,关键是升温要到位,第二就是所有指标尽快、尽量靠近正常开车,至于转化刚开始时肯定不到,但转化率不到烟囱是不冒烟的,如果控制得好,也不应产生环境污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0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生产中如何做到不冒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17: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修后开车 升温是用柴油加电炉(1.4段) 根本就达不到开车正常温度(连接近都很难)无论负荷降多底开车总要冒2—3天大烟
4楼的能不能把你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停车前的热吹冷吹和开车前的转化升温
转化升温比较平稳 温度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触媒活性比较好
能较快进入正常生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6: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分、转化率、吸收率指标的控制是控制冒烟的关键,大修后开车很难保证三项指标同时达标,冒烟很难避免,只是大小和时间问题,应该考虑通过尾气处理消除环境危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控好酸温和酸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5-21 04:54 , Processed in 0.0467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