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关于离子膜电解电耗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1 15: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1:30 编辑
   盐水电解生产烧碱时,吨碱直流电耗计算公式为:槽电压/(1.492×电流效率)×1000,根据公式来看电耗与槽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效率成反比。槽电压与电流密度成正比,也就是说电流密度越大直流电耗越大,对此我有几点疑问:(1)既然电耗与运行电流成正比,那为什么还要开发高电密电解槽?(难道只是为了降低单吨烧碱装置建设投资?)(2)是不是在只考虑电解直流电耗的情况下电槽在低电流下运行更经济(确保槽电压达到分解电压)?
     请各位坛友指点迷津!


[ 本帖最后由 zhoubh 于 2008-10-21 15:30 编辑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1 15: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1 16: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槽电压和电流密度不是正比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1 16: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错,电耗就是和槽电压及电流效率有关,槽电压与电流密度成正比,电流密度越大直流电耗越大也没有问题。但是电流密度越大相同条件生产的氢氧化钠也越多,而电解电耗与电流密度成正比关系,只不过是对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离子膜、不同结构不同型号的电解槽,其曲线的斜率也不同,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其电流密度的曲线也慢慢在降低,也就是说电解电耗逐渐降低,而电流密度不断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17: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直流电耗计算公式应该进行修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1 2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的朋友4楼说的很明白了,在一定的范围内电流是同槽电压成正比,但是要知道由于各种电解槽的性能不同如:现在的零极距,电压的曲线K值是不一样的。以前的电解槽在电流密度3.5KA/m2时槽电压就达到了3.05V左右,而现在的电解槽在此电流密度时也就是2.9V多一点。通俗的举个例子以前我们的车跑一百公里需要一升油,而现在由于技术的改进还是一百公里速度一样也就是耗时一样但是却不用那么多的油了。不知是否能理解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1 2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密越高电耗越高没错但那是与自身比较而言,比如某台电槽原来以4.6KA/m2电密运行,但现在把电密提升到5.0KA/m2 那电耗肯定会上升。
但是这不表示开发高电密电槽就没有意义了。因为高电密电槽电耗低是与低电密电槽比较而言的。比如现在一台强制循环复极槽电流开9KA电耗为2250KWH/T另外一台高电密自然循环槽电流开到13KA电耗才为2250KWH/T,同时更高的电密意味着更高的碱产量,这样能说开发高电密电槽没意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0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烧碱的电耗是综合能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0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高电密电槽、零极距电解槽以及膜技术的进步,使构成槽电压的阳极过电压、阴极过电位、膜电压降、液体电压降降低,使电解电耗大幅度降低,这是没错的。但我想说的是对于同一电解槽而言,电流越高、电耗就越高。例如:共有6台高电流自然循环电解槽,运行电流为12.2kA(设计值),在实际生产中电解总运行负荷60KA就能满足后系统对氯气、氢气的需求,这时电解生产组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槽负荷为:5×12KA,一种为6×10KA,从理论上来讲,根据电解电耗计算公式及槽电压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此时按方式二组织生产,吨碱直流电耗更低。
各位坛友同意以上说法吗?请各位发表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1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在没有检修需求和其他的情况下负荷的调整应尽量把所有的电解槽同降同升,以其追求直流电耗的最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12-24 00:59 , Processed in 0.0477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