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影响碳化塔取出液质量的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9 13: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联碱生产中影响碳化塔取出液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碳化塔取出液的质量关系到重碱质量、过滤效果及母液质量进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故而控制好取出液的质量是重中之重,请大家谈谈影响碳化取出液的质量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6: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碳酸氢钠结晶的主要因素;
碳酸氢钠结晶在碳化塔内析出,其结晶颗粒的大小与碳化液中碳酸氢钠的过饱和度关系极大。对碳酸氢钠来说,晶核的生成速度与过饱和度的三次方成正比。结晶成长速度与温度及过饱和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应尽可能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使碳酸氢钠晶核生成速度不致太快,使晶核的生成速度与结晶的成长速度相适应,得到颗粒较大的碳酸氢钠结晶。若晶核生成时,溶液的过饱和度大则晶核生成速度大于结晶生长速度,将得到大量细小结晶。
碳酸氢钠结晶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很大。晶核生成时的温度高可降低碳化液中的过饱和极限,有利于控制晶核的析出和加快结晶成长速度。因此碳化过程的最高温度点--中部温度,要尽量控制在临界点(碳化液的过饱和度在开始有结晶析出的点)附近,并且维持较高的温度。切不可骤然进行冷却,以免过饱和度突然增大,而产生大量的细小结晶,影响结晶的粒度。即母液在高温区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操作中还应注意总冷却水量的调节及在允许的条件下保持相应的冷却水温度以利得到颗粒较大的碳酸氢钠结晶。
结晶析出时碳化液的PH值与结晶颗粒有关,PH小,结晶颗粒大。氨母液Ⅱ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溶液逐渐被中和,PH值逐渐降低,在临界点以前氨母液Ⅱ吸收二氧化碳,PH值由10.0降到9.0,在生成碳酸氢钠结晶后吸收二氧化碳,PH值由9.0降到8.0。为了使碳化液的活性碱度小,进入制碱塔的清洗氨母液Ⅱ含二氧化碳量应适当提高,并且要求进入制碱塔的二氧化碳气浓度愈高愈好。

此外,控制碳化塔的负荷,保持碳化液在塔内的停留时间,氨母液Ⅱ适宜的
[size=**pt] 值,浊度小,以及优良的塔结构等都有利于得到颗粒较大的碳酸氢钠结晶。
碳化液中结晶质量的指标一般用沉淀时间和沉降率表示。沉降率,即分层后固体层的体积百分率。一般沉降时间约为180秒以下,沉降率约为25%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4: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影响碳酸氢钠结晶的主要因素,你可以从NaHCO3的结晶动力学。NaHCO3容易生成过饱和溶液,在氨盐水碳酸化制取NaHCO3时,NaHCO3的过饱和度是随着CO2的吸收而逐渐达到的。因此形成过饱和速度取决于溶液吸收CO2的速度。NaHCO3结晶速度和晶粒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初始过饱和度,而过饱和度又取决于CO2的吸收速度和溶液的冷却速度等等。
NaHCO3的粒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晶核生成的速度。因此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控制搅拌速度都对可以控制NaHCO3的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5-4-21 23:22 , Processed in 0.05465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