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氯气安全使用教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3 17: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0:58 编辑
第一章  氯气的性质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分子量:
70.906
熔点:   —100.98
沸点(101.325kpa):—34.05℃
液体密度(—34.1℃,101.325kpa):1562.5kg/m3
气体密度(20℃,101.325kpa):2.980kg/m3
气液容积比(15℃,100kpa):421L/L
临界温度:
144℃
导热系数(101.325kpa,0℃):0.007913kg/ m3
氯气是一种草绿色带有刺激性臭味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每立方米的氯气重3.214公斤,比空气重约2.5倍,所以氯气在空气中不易扩散。
氯气能溶于水,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100克水中所溶氯气的克数。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随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1—1。氯气溶解于水中时,除了以游离氯存在外,还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表1—1
温度℃
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4600
40
0.4590
5
1.0800
50
0.3925
10
0.9972
60
0.3295
15
0.8495
70
0.2793
20
0.7293
80
0.2227
25
0.6413
90
0.1270
30
0.5723
100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7: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气瓶结构及使用
气瓶——公称容积不大于3000L,用于盛装压缩气体的可重复充气而无绝热装置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一、钢瓶的结构(液氯钢瓶及结构件下图)
目前国内液氯钢瓶一般为400L与800L最为普遍,结构如图,钢瓶主要有筒体和前后两封头焊接而成。筒体为圆筒形,由钢板冷卷成型,封头为椭圆拱顶,由钢板热压一次成型。左右封头上分别焊制螺塞座(配丝堵),一吨钢瓶每一只配有三个,半吨钢瓶每一只配有两个;一头焊有阀座两个配瓶阀最后在左右封头上设置防护圈,封头接阀座处装有倒液管,并装有针形阀两个。每个螺塞座上装有丝堵,筒体外部左右两侧分别装有防震圈。
液氯钢瓶的漆色应为“深绿色”,并在瓶体上用“白色“写上液氯字样或标准的化学元素符号。
所有的钢质焊接气瓶都必须逐只进行整体热处理,其目的有五个:
1、降低或消除因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热影响区硬度。
3、消除焊接区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5、提高组织稳定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
这五个问题解决不了,气瓶在使用中很容易造成事故,这就是各使用气瓶单位不能私自修复焊接气瓶的主要原因。
二、钢瓶的使用
1、使用液氯的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0℃,禁止放置露天使用,必须要有用阻燃材料搭设的遮阳设施,不受日光暴晒。如在烈日下暴晒,当温度升高到65±3℃时,易熔塞即会自动熔化,使瓶内液氯逸出,造成跑氯事故,作业场所空气中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现液氯钢瓶已经取消使用易熔塞)。
2、装接液氯钢瓶出口的管道和用氯设备连接口必须紧密吻合,氯化设备和管道处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严禁使用橡胶垫。接好后用稀氨水喷射检查,不准在漏汽状态下使用氯瓶。
3、钢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有余压。充装量为50kg的钢瓶应保留2kg以上余氯,充装量为500kg、1000kg的钢瓶应保留5﹀10kg余氯。
4、钢瓶放置要稳妥,要有防化与防滚动设施。用氯时,两瓶阀要保持上下位置与地面垂直。使用气态氯时,将导管接在上面瓶阀上,使用液态氯时将导管接在下面瓶阀上。如果400L的钢瓶充500kg液氯后,把瓶阀按正确位置摆放。打开上阀门,如果放出液态氯,说明钢瓶内的导管腐蚀有漏洞。
5、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可采用40℃的热源进行加热。
6、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
7、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8、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潜水气瓶以及常与海水接触的气瓶每两年检一次。
9、盛装毒性程度为有毒或剧毒的气体气瓶上,禁止装配易熔合金塞、爆破片机及其他泄压装置。
10、对使用年限超过12年的盛装腐蚀性气瓶以及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盛装其它气体的气瓶报废处理,登记后不予检验。
11、负压危害:液氯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当氯气全部使用完,瓶内产生负压时,可吸入异物与液氯产生化学反应及物理反应,其一腐蚀钢瓶内表面,其二如吸入可与液氯起反应的异物(如液体石蜡等)等含氯量低的石蜡分解时,可以产生氢气,在碳粒的催化作用下,氢与氯的急剧结合,能引起化学爆炸。
第三章   液氯的制取和满液的危害
一、制取方法
根据气体的性质,如果有足够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温度,任何气体都可以液化,气体变成液体时,压力与温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压力一定,气体的液化温度也就一定,压力增大,其液化温度也相应升高。液氯的生产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二、满液的危害
只要充装适量,瓶内不被液相沾满,瓶内就始终处于气液两项共存,两项间存在着非常明面的界面,此时瓶内处于饱和状态。其瓶内压力是液体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如果充装过量,将使瓶内气相空间不足或失去气相空间,致使气瓶达到“满液”状态。此时,如果温度继续升高,瓶内液体的膨胀将受到气瓶的限制,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很小,以致反作用瓶壁的压力剧烈升高,当压力超过气瓶的爆炸压力时,气瓶将爆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7: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钢瓶的运输机储存
液氯是一种有毒气体,是一种危险品,可是什么叫危险品呢?
危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一、液氯钢瓶的运输
1、根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规定: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聘用具有相应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装卸管理员、押运人员;驾驶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员上岗时随声携带从业资格证;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必须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运输危险货物时应当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线路、时间、速度方面的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物的使用要求和发生意外的应急措施。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2、根据《剧毒化学品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规定:购买和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应当在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剧毒化学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后进行,公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的公共安全管理,并对核发的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建立计算机数据库,根据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制定的通报办法进行信息通报,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
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有关规定,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必须设置安装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专用标志和安全标识牌;按照《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载明的运输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员、装载数量、有效期限、指定的路线、时间和速度运输禁止超载超速,押运人员携带《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以备有关部门查检。
3、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押运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要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由公安部门为其指定行车时间和路线,运输车辆必须遵守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区域,由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途中需要停车住宿或者遇到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时,应当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4、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圈,严禁撞击。
5、装车应按车辆核定吨位和瓶数装卸,严禁超载叠高,严禁液氯钢瓶与其他货物混装,尤其不得与有抵触的危险品混装。
6、钢瓶放置在船内时,应将钢瓶卧式放平,按车厢横向放置(钢瓶阀门应朝向右面),并有固定防滚措施。
7、液氯钢瓶不得与氢、乙炔、氨及其他液化气瓶及磷、铋、砷、铁粉、松节油浸渍的有机物、磷化氢等抵触物品通车运输。
8、车辆行驶途中,要保持安全车速,防止行驶上钢瓶松动相互撞击。并根据公安局规定不得在公共场所,重要机关附近或人口稠密闹市区停靠,同时要避开在有明火作业场所附近装卸。
9、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
10、重装量为50kg的钢瓶应横向装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重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钢瓶装运只允许单层设置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
二、液氯钢瓶的储存
1、钢瓶禁止露天存放,也不准使用易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必须贮存在专用的库房内。
2、空瓶和充装后的重瓶必须翻开放置,禁止混放。
3、重瓶存放不得超三个月,装有液氯的钢瓶应做到先到先发。不得长期不用。
4、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重瓶,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5、贮存车严禁存放油脂,易燃易爆物品。并应设置“险”、“严禁烟火”等明显警告标牌。
6、禁止与相应接触后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其他气瓶或化学物品存放。
7、贮存库内必须配备专用防毒设施与应急工具(尖头竹签、橡胶手套、防毒面具、青铅条)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7: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氯泄漏的处理方案
氯不论是以气态还是液态泄漏,主要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三种:
1、堵漏法:就使用专用工具或其它零件直接堵住泄漏点的方法,常见的专用工具和零件有:竹签、铅条、锡条、管卡和胶垫、死瓶处理器等,也可根据上述原理加工制作一些特制工具。
(1) 钢瓶阀门泄漏
A、首先将泄漏的阀门转向上方,使其成为气态氯泄出。
B、阀门顶针(阀芯)处泄漏:可先用手紧顶针,并旋紧阀门上的压帽、紧到不漏为原则。
C、阀门出口处泄漏:旋紧顶针,再漏可将阀门出口处安全帽旋紧,紧到不漏为原则。
D、阀门出口处平面损害安全帽不起作用氯气泄漏。可将阀门出口用直径为5mm竹签、或用铅封将出口钉入封住,然后用聚乙烯薄膜或薄橡胶片包扎泄漏处,并且打上卡子,或用胶管将瓶阀套住捆好,通向排水沟,或用破衣服、破被子等物将泄漏处包扎好,然后向包扎物浇水,直到瓶内氯气处理完为止。总而言之,泄漏时气体伤害人员根据物质的理化性质,将有害气体装变成不伤害人(或伤害较小)的物质就达到处理泄漏的目的。
(2)氯气管道有裂缝或损坏
应首先切断气源(关闭液氯钢瓶出口阀与生产装置之间所有阀门)然后进行处理泄漏点,如果生产不允许停产,而需带压作业时,检修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用品,用两半法兰内衬橡胶片,用螺栓扎紧作为紧急处理,待可以停产时,再进行更换管道。
(3)钢瓶瓶体泄漏
首先穿好防护用品,将泄漏处转向上方成为气氯状态泄出,然后用内衬橡胶片的铁箍箍紧,及时先用。
(4)对推入水池中的泄露钢瓶
对于有条件的单位水池中应加入中和剂(石灰乳或烧碱溶解液)最好加以搅拌,边放旧液边补充中和剂,待氯气全部中和好后,应立即将池中反应物全部清除,取出钢瓶用水洗净,防止钢瓶腐蚀。
对于没有条件的单位,因为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最好是用常流水直到把氯处理完为止,氯处理完后必须马上取出钢瓶用水洗净,防止钢瓶腐蚀,然后把池中水放掉。
不过处理这类瓶时,要切记防止钢瓶由于浮力浮出水面氯气泄漏造成损失,因而对池中钢瓶必须防止上浮的措施。
2、溶解法:就是利用氯溶解于水的特性,将氯溶解在水中。由于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此法只能是在无法使用其他方法处理时所采用的临时措施。
3、中和法:就是利用碱液、石灰水等碱性液体与泄漏出的氯进行中和反应,降低氯的危害。
第六章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
一、对皮肤、粘膜的损害
当人们的皮肤直接和高浓度的氯气接触时会被刺激而发言。尤其液氯接触到皮肤,则会发生冻伤。当人们眼结膜接触到氯气后,结膜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眼酸流泪,鼻咽粘膜发炎,流清鼻涕、咽干,继而鼻、咽、喉有灼痛,面部皮肤干燥、刺痛。
二、对呼吸道损伤
由于氯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当氯气进入呼吸道后,气管粘膜受到刺激而发炎,会发生剧烈难以抑制咳嗽,胸部呈压迫感。中毒轻重则依据空气中氯的含量及持续吸入时间的长短而定。如空气中氯含量达到120mg/m3——180 mg/m3时,30—60分钟即可导致中毒,如果空气中氯含量达到300 mg/m3,则由于呼吸中枢突然麻痹,肺内被氯气烧伤而导致迅速死亡。进入呼吸道深处的氯气科损坏组织,引起剧烈疼痛,易激动,阵发生哮喘,肺水肿,血浓度增加,呼吸变慢,心力衰竭而死亡,即使未死亡,常有支气管肺炎、胸膜炎等症状。
三、药物防治
1、微量氯泄漏,可用纱布、毛巾等,浸硫代硫酸钠溶液,捂住口鼻进行防护。配方:硫代硫酸钠220克,碳酸钠175克,水1000克。
2、吸氯后引起剧烈咳嗽时,可嗅酒精或酒精乙醚混合液的蒸汽。半夏露也可起到止咳作用。
3、解氯药水配方如下(以10毫克为例)
樟脑酊:0.5ml;薄荷脑:0.005ml薄荷油适量;蒸馏水加到10ml。如需要大量配比,可根据上述数据按比例配制。
四、吸氯急救
1、当事故现场有吸氯者,应迅速将其转移到无氯气污染 的安全地点静卧,经吸氯者的衣领、纽扣及裤带松开,使其呼吸畅通。如衣服上吸附了氯气,为防止第二次污染,应及时给予更换衣服,更衣时防止着凉。
2轻度吸氯者,可将其送往医院服用解氯药水。必要时可吸氧医治。
3.对呼吸停止者,应施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途中仍应施行人工呼吸。
五、液氯冲入眼内
可用大量的清水,亦可用3%的硼酸水冲洗,直至将眼内的氯气冲尽,再到医院处理。
六、液氯冻伤处理
人体被液氯冻伤,首先脱去被污染的衣服,被冻伤部位先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在24小时内,患部科涂搽药膏,并用清洁纱布包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受用,正在编写,氯气的上产许可证,谢谢了,我修改一下,不牵扯你的版权,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1: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自己编写的吗?
新版氯气安全规程有吗?1989年的过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08: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有新版的氯气安全规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0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要的留下邮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0: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比我们公司编写的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7: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gzhd.my265@yahoo.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5-5-3 11:51 , Processed in 0.100176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