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关于HCl合成炉可紧急切换生产HCl气体和盐酸的相关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11: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0:15 编辑
我公司准备采用HCl气体生产氯磺酸,采用的是二合一合成炉生产HCl,然后通过两级降膜冷却器冷却至常温送氯磺酸进行深冷干燥后合成氯磺酸;问题来了:考虑到氯磺酸生产过程可能有紧急停车的可能,在送氯磺酸的HCl气体被紧急切断后,需要将HCl气体吸收做盐酸,请问哪位仁兄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我考虑的方案如下:合成炉后续的两级降膜冷却器上部设置吸收水的分布头,可以在停止送HCl气体时立即从二级降膜冷却器上部加入吸收水做31%的盐酸;
合成炉出来的HCl气体温度在45℃,产能在每小时产hcl气体2t。这样的工艺设计会不会在切换的时候出现炉压波动太大的情况,如有类似的工艺操作的厂家朋友也可讨论分享一下。谢谢!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2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1128425 于 2010-11-12 15:31 编辑
二合一的炉子在上部用循环水冷却之后,一般保证的出口氯化氢气体温度在45度。
楼上的可以仿照氯化氢生产主要供给VCM用的工艺一样。
45度的主管路是连接后续系统。同时旁路是连接两级降膜吸收器,后续尾气吸收塔。
在主管和旁路上都是设置的自动阀门。在事故态时,关闭主管阀门,打开旁路阀门,开启两级降膜吸收器的进水管线进行吸收,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4: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wqbhg
   请问楼上,一般vcm都是这么做的吗,有没有厂家可以参观借鉴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1128425 于 2010-11-12 15:32 编辑
有些厂家是这样做的,当VCM停车时氯化氢改出酸。但每个阀的动作大小和时间要考虑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23: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1128425 于 2010-11-13 09:54 编辑
您可以找有烧碱和乙炔法生产VCM的生产企业
应该有这样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08: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1128425 于 2010-11-13 09:55 编辑
呵呵,电石法聚氯乙烯都是这样设置啊,谁敢保证后续一直正常啊,后续不正常就切换出酸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0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险怎么都存在,这个过程需要的就是缓冲时间,争取足够的时间进行处理。我们2007年一次PVC突然停车,氯化氢在导致降膜吸收器的过程中,氯化氢就被憋出来了,到处跑的都是,管子爆了,在盐酸上面设计的尾气净化器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16: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保证的出口氯化氢气体温度在45度”,请问温度高低对HCL的吸收有太大的影响吗?这个温度是怎么确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5: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弘健 发表于 2012-4-22 16: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般保证的出口氯化氢气体温度在45度”,请问温度高低对HCL的吸收有太大的影响吗?这个温度是怎么确定的? ...

温度高低肯定有影响氯化氢吸收本身就是个放热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厂就是这样生产的   就是产HCL的工艺不一样  在我厂当氯磺酸生产出问题时就去盐酸系统生产盐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5-1-24 14:44 , Processed in 0.06956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