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话题讨论] 70m3聚合PVC生产技术变异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0 08: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VC70m3聚合生产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古德里奇引进至今,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变化,该生产技术也应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各位大侠讨论分析一下该技术的改进之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08: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1、部分助剂计量原设计为称重法,现已有部分厂家改为流量计法。
2、单体储槽的保压泵部分厂家已取消。
3、压缩回收单元的一级冷凝器,部分厂家已由卧式冷凝器改为立式冷凝器。
4、助剂加料泵,部分厂家已由齿轮泵改为立式多级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跟,只好自己再顶一个。
1、压缩回收单元处理汽提塔回收氯乙烯的连续回收压缩机,部分厂家已取消,改为回收氯乙烯直接排放至电石法装置的氯乙烯气柜。
2、聚合釜在等温水进料工艺的温度控制偏差大时,需补充蒸汽升温,该工艺部分厂家已有调整,取消了蒸汽直接通入釜内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1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助剂计量原设计为称重法,现已有部分厂家改为流量计法,
请问用流量计法、DCS系统加料的误差有多大?(流量计的精确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19: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压缩回收单元处理汽提塔回收氯乙烯的连续回收压缩机,部分厂家已取消,改为回收氯乙烯直接排放至电石法装置的氯乙烯气柜。请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08: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
回收氯乙烯直接排放至电石法装置的氯乙烯气柜个人认为起到稳定汽提塔塔顶压力的作用.但这样做聚合过程中的残留助剂也带到了精馏系统.造成低沸塔自聚加剧.
并且这部份气相的温度很高.还有一个就是这样无形中造成精馏系统负荷加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理想仿真 于 2007-12-13 08:4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楼上.
回收氯乙烯直接排放至电石法装置的氯乙烯气柜个人认为起到稳定汽提塔塔顶压力的作用.但这样做聚合过程中的残留助剂也带到了精馏系统.造成低沸塔自聚加剧.
并且这部份气相的温度很高.还有一个就是这样无形中 ...

汽提塔回收氯乙烯的气相温度经过塔顶冷凝器冷却之后,温度是不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0 17: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体储槽的保压泵部分厂家已取消。
请问为什么要取消,取消后对单体储槽有没有新的要求?(如温度、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7: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ohongmei 于 2007-12-20 17:03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单体储槽的保压泵部分厂家已取消。
请问为什么要取消,取消后对单体储槽有没有新的要求?(如温度、压力)

采用保压泵,流程及控制较复杂,且也增加了能耗。欧洲乙烯的技术中就没有采用保压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19: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厂汽提回收的氯乙烯一直直接进入氯乙烯气柜,但低沸塔自聚并不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5-2-25 23:14 , Processed in 0.05992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