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怎么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6 11: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单从澳大利亚的进口矿,Zn45.53, Pb o. 55  ,Cd0.21  Cu 5.27    Sb 0.083    Co 0.0024   Ni 0.004 Fe 11.37
S 32.58 SiO 1.06  As 0.26,   水分9    请各位同学看看,有什么问题,在900度左右,在炉子里和滚雪球一变大,最大直径达,30-40MM,一般都在,10MM左右的有20%,绝大部分的直径在3-5MM左右,颜色红棕色,
温度在1000--1030时,同样有这种粒度,但出来的物料,比正常重30%,颜色黑色,排料,时流动性非常差,1030时,排出的料很快就粘结在一起,开炉16小时后。压力就到1。6米,24小时后到2米,开炉48小时,就无法开了,本月开4次炉,都一样,进炉水分7%以下,矿的细度,和广东的凡口一样,比重的8
[color=]%
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16: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矿石分析来看,是属于铅锌低熔点矿,很易熔化粘结,从而导致无法开车,经常死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19: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锌精矿焙烧强度不宜过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你所述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操作不当所致,一般来说,入炉料中所铅低于0.5[wiki]%[/wiki],是比较好操作的,你们是0.55%,稍高,本来铅在高温是最容易烧结的,一般在含铅高时炉温一般在950~980度比较好,而你们炉温超过了1000度,肯定是容易被烧结,而且我个人认为你们的入炉料太大了,从你所述中,烧渣为黑色,这是沸腾炉内缺氧焙烧的现象(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入炉料投入过大的现象),一般是在烧渣为红色、红棕色为宜。
    建议你炉温不超过980度、炉底压力低于1.3米情况下焙烧,情况可能会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1 15: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你表达的情况来讲,和去年我们遇到的一批2000多吨“进口矿”属于一个类别的了,是从连云港进的了,整个矿在原料输送过程中容易团结成粒状,我们在生产中遇到的情况和你们类似,不过焙烧温度在920~930℃左右,出现红棕色的像玉米粒大小的东西了(类似好像没有烧透,但不是烧熔结现象)。经常出现炉膛压力明显异常,压死和局部沸腾效果不好,出现烧结现象,一般情况下2~3天炉子就会无法正常操作,因此建议楼主:
1、这种类型的矿必须搭配其他的国内矿,搭配比例不能超过30%,一般在15~20%左右,这样炉子比较能够操作,炉膛指标基本正常。
2、如果楼主的电锌系统是高温高酸浸出,可以提高焙烧温度,进行氧化焙烧,然后进行干式球磨,以保证电锌系统不沉槽堵罐和压死浓密机。
3、建议对矿进行硫分析,分析精矿中可溶硫(以[wiki]硫酸[/wiki]盐形态)的比例,---可能是国外的选矿技术比较先进,从而使选出来的精矿粒度比较细了。也有可能估计是这种矿里面掺杂会有高温焙烧的烟尘及其他冶炼细尘了,这样会造成这种矿的熔点降低和沸腾烧结。
4、建议楼主把这批矿进行出售,避免损失。----我们就是这个做法。好像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单独焙烧这种矿的,像葫芦岛、豫光都是配到其他矿里面进行处理,





[ 本帖最后由 lcylidong 于 2008-6-11 16: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16: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帮助,你的看 法,和遇到的非常类似,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过几天准备配矿使用,看情况怎么样,我想鬼老是不是配有硫璜,但在矿理,偶尔有明显的硫铁矿,取样,铁37%,硫35%,锌16%,用20%的硫酸液洗,洗液含锌16克/升,我们是电锌,高温高酸,但没球磨,温度不是太高,电锌可承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5 17: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可以配矿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6-7 21:27 , Processed in 0.0565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