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国产触媒与进口触媒的性能差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0: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工作繁忙,还真没注意到已经是顾问组成员。不过来个抛砖引玉也未尝不可,希望不要砸伤你!: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1: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弹指 于 2008-11-5 10:2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为工作繁忙,还真没注意到已经是顾问组成员。不过来个抛砖引玉也未尝不可,希望不要砸伤你!:loveliness:

我的评论如下,希望也没有砸伤你,今后多发重量级的贴子:


1.      文中
你认为“触媒……是一种……载体”,好像有点问题,显然所谓的触媒不是一种载体。
2.      文中
你认为“触媒的载体的孔径过大……触媒的内表面积将减小……”,这个好像不一定吧?举个极端的例子:同样大小的两只乒乓球,如果壁厚不一样,那么壁厚小的内径就大,但似乎内表面积也大了呀?
3.       文中
你认为“可以通过密度来了解触媒孔径,密度越小,则孔径越大”,好像有些误导的成份。再举例:同样大小的两只圆球,一只钻一个大孔,另一只钻许多小孔,只要小孔足够多,最终就可能会使其“密度”(堆密度)低于那只只有一个大孔的球吧?
4.      文中
你认为“触媒的堆密度越小,相应地触媒的强度就要下降”,这也太武断了。现成的相反例子很多,比如型钢、桁架、蜂窝结构的材料等,我就不多说了。
5.      
关于装填系数,一般是国内的厂家在使用。使用过国外催化剂的人都知道,想必你也知道,国外的催化剂公司是不注重于装填系数的,并不如你所说“现在都已经调整到220-240L/t·100%H2SO4·天。他们是根据装置的条件进行差别计算、量身定制的。这就像做衣服,虽然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系数裁制,但终究不如量体裁衣来得合身。
6.      
你举了一个实例,前面说 “某硫磺制酸装置将一段触媒由进口触媒B全部更换为进口触媒A”,后面又说“在5月份更换进口触媒B后”、“该装置一段原来使用为进口触媒A,已经使用数年,更换新的进口触媒B后……”,如此前后矛盾,我无话可说。
7.       关于触媒更换前后转化率的比较。
比较转化率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你这点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的。你并未说明更换前后的装填量是否相同、是否都是同类产品、操作条件是否相似等。至于说“已经使用数年”,也太模糊,不知是一年两年还是十年八年?从你的数据看,催化剂更换前后的温升相差不过±1-2°C,或许更换前后的操作条件不同,或者平衡温度就是这么高也未可知。这好像并不能“充分说明了触媒阻力降不是越低越好”,难道一定要一段的压降到3.63kPa才好?要知道在国内低压降正常运行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最关键的是,你似乎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更换!
8.      
关于长周期运行性能,“堆密度低,载体含量少,相应地活性成份含量也少……易造成触媒的粉化……因此,从长周期运行来讲,触媒的堆密度不是越大越好”!I真是服了you呀!真是不知道你是怎么推理的!
9.      
关于原因分析,“国产触媒的比表面积要大于进口的同类产品”,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结论?我倒是听说四川化工设计院曾经拿进口催化剂与国产催化剂在南化研究院进行过对比分析,发现进口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要大大高于国产的。
10.   
关于机械筛分的作用,“将触媒表层附着物清除,恢复触媒活性”?效果有多大?暂且存疑吧。
[ 本帖最后由 boqing_zh 于 2008-11-9 10: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09: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弹指 于 2008-11-4 21:53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是我做幻灯片的一个提纲,有些粗,内容有些发散。……

你的大作似乎不只是“有些粗,内容有些发散”,而是有些经不起推敲,前后矛盾,胡乱推理,要误人子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1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xglyl 于 2008-11-2 22:30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谁能给出具体的数据,说明国产触媒与进口触媒的性能差别 。

谢谢版主鼓励!


但是版主们也不要默默无语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21: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触媒与进口同类产品的性能比较》刚下了,正在拜读,过几天再说说读后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22: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触媒看成是一个列管换热器,同样外径的列管换热器,布管面积是一样的,如果换热管直径小,则可以多布些换热管,换热面积就大,如果布的换热管直径大,换热管就要少布些,换热面积就小。
不管触媒的孔径有多大,都是由硅藻土处理而来,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妄加评论。
[ 本帖最后由 弹指 于 2008-11-9 22: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23: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 ... 2%B4%DF%BB%AF%BC%C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0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弹指 于 2008-11-9 22:48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触媒看成是一个列管换热器,同样外径的列管换热器,布管面积是一样的,如果换热管直径小,则可以多布些换热管,换热面积就大,如果布的换热管直径大,换热管就要少布些,换热面积就小。
不管触 ...

这个比方不是太确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8: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催化剂的比表面和空隙率也不是越大越好,这跟孔径有关,孔径太大对反应气扩散速度的提高没什么太大意义,但太小则会阻碍反应气的扩散,所以,即是比表面和空隙率都高,但由于小孔径占的比例高,这种催化剂在实际时活性也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xglyl 于 2008-11-10 22:16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比方不是太确当。

还是版主的眼睛雪亮!


弹指先生可能是对于我的评论里面的第二点有些意见吧,不知对其余的几点有什么看法?
其实我们都知道硫酸催化剂是一种复杂的、不规则的多孔结构的物质,而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均匀的规整结构。如果非要这么比,也只能说有些不好的催化剂相当于布管不均匀的换热器(有许多换热管挤到一起了,或许管子也是粗细不一或者瘪的!),虽然管子多、管壁厚、整体堆密度大,但是效果却并不好。而好的催化剂就相当于布管比较均匀的换热器了。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拉的拉面和高手拉的龙须面之间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12-23 12:39 , Processed in 0.0716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