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多晶硅价格突破90美元 光伏电站将难以盈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7 09: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际多晶硅现货价格于上周末突破90美元/公斤关口,并持续向100美元大关冲击,这引发业界对国内特许权光伏电站的成本担忧。
  “像报出0.7288元/度最低价格,多晶硅的价格要降到25美元/公斤左右才能实现。”9月14日,一位光伏企业高管对此质疑,多晶硅占据组件成本的60%以上,以目前的多晶硅料价格,国家第二轮光伏特许权项目的13个光伏电站将难以盈利。
  8月10日,总计280兆瓦的13个特许权光伏电站项目于北京开标,随后于8月16日出炉的商务标价格中,所有报价中四成均低于1元/度,其中在青海共和项目中,投出了0.7288元/度的全场最低价。
  前述高管对记者表示,虽然最终中标榜单迟迟未出,但低于1元/度已成为业内一致的共识。前提在于,虽然国家要求13个项目可在两年内完工,但考虑到明年的招标,绝大部分项目应该会在明年9月之前完成,“但在那个时间段,多晶硅和组件的价格会跌那么多吗?”
  在海外市场方面,作为多晶硅七大厂之一,日本德山的纯硅料报价上周已突破90美元/公斤;德国瓦克2012年前的产能则已全部售出。
  “目前多晶硅厂的议价能力很强,国内大厂基本上都签一年以上的合同,明年上半年的产能已全部卖光,好的则是明年下半年的合同都已签订了。”西部一家多晶硅企业高管透露,包括江苏中能、赛维LDK等企业的多晶硅主要供应给自己做硅片,为保证自身的原料供应,签订一年或更长时间的买方,现在需要支付10%的预付款。
  作为国内第一大多晶硅供应商,江苏中能一位高管坦言,目前该公司签订长单量占据总产量的90%以上,“像我们给企业现货的价格含税价在60美元/公斤左右”,江苏中能去年产量不到2万吨,今年则冲4万吨的目标”。
  不过,上述高管提醒记者注意,目前国内长单占据全部市场供应量的90%左右,现货仅占10%,“对下游组件的价格影响不大,且目前现货炒到90美元/公斤具有一定的炒作成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兴市场的光伏安装量成长过快,那么才会导致有价格浮动机制条款的长单价格上调。
  事实上,光伏安装量第一大国的德国太阳能市场今年上半年即实现6G瓦以上的安装,创下历史纪录;在上周于西班牙瓦伦西亚举行的欧洲年度光伏会议上,各大厂商也开始大量抛出2011年订单,诸多迹象表示,2010年光伏市场短期内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晶澳CEO方朋表示,明年光伏市场将是稳中有升的格局。该公司在上述会议上一举斩获500余兆瓦的订单,实属罕见。
  “国际上给出的组件价格较高,国内厂商愿意往国外走;国内如果要在两年内实现0.8元/度的电站成本,只有向小厂要产品,但小厂的产品质量又难以保证。”前述高管认为,这就存在一个恶性循环,好的光伏企业在国内不能赢利,差的小厂大行其道,不是
[color=]产业
健康成长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7 14: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多晶硅赚钱也不行啊,整个产业链和谐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7 15: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晶硅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引起全国多晶硅企业的进一步扩产,并有大量资金投入,进而造成该行业的价格下滑。因此,多晶硅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回归理性,不可盲目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4: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现在在95美圆了已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0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降成本才是硬道理呀,不趁行情好,以后哭都哭不出来哟。本轮行情可能也就几个月,个人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1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关键技术不突破,目前这种状况难以赚钱是必然的。不过一旦光伏行业开始亏损,多晶硅又要降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11: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希望老板给俺们涨工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1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晶硅行业前途一片黑暗啊     不知何去何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1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国内大部分工厂都不能达产,再加上报批时拼命加量,实际产量可能并不大哦。
重庆大全2期3000多吨据说就是排名前几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1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国内大部分工厂都不能达产,再加上报批时拼命加量,实际产量可能并不大哦。
重庆大全2期3000多吨据说就是排名前几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6-14 21:10 , Processed in 0.0475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