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话题讨论] 从净化气中提纯CO采用膜分离或变压吸附各有哪些优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2 07: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煤气净化气中分离CO采用膜分离或变压吸附各有哪些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2 13: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膜分离法
    膜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膜材料通常是聚酰亚胺或聚砜)薄膜来选择“过滤”进料气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物通过聚合物薄膜时,各气体组分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扩散系数的差异,导致其渗透通过膜壁的速率不同。由此,可将气体分为“快气”(如H2O、H2、He等)和“慢气”(如CO、N2、CH4及其它烃类等)。当混合气体在驱动力-膜两侧相应组份分压差的作用下,渗透速率相对较快的气体优先透过膜壁而在低压渗透侧被富集,而渗透速率相对较慢的气体则在高压滞留侧被富集。
膜分离法具有简便、经济、操作灵活的特点,一般来说,投资比PSA变压吸附法稍低,占地面积较小。
PSA变压吸附法
    变压吸附(PSA)技术属物理吸附,是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得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工艺过程之所以得以实现是由于吸附剂在这种物理吸附中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性质:一是对不同组份的吸附能力不同,二是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随吸附质的分压上升而增加,随吸附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利用吸附剂的第一个性质,可实现对混合气体中某些组份的优先吸附而使其它组份得以提纯;利用吸附剂的第二个性质,可实现吸附剂在低温、高压下吸附而在高温、低压下解吸再生,从而构成吸附剂的吸附与再生循环,达到连续分离气体的目的。
由于变压吸附技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灵活、环境污染小、原料气源适应范围宽,因此,进入70年代后,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及环保等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2 16: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压吸附技术应该已经很成熟了 目前我所知道的用于变压吸附提纯CO的吸附剂 有南京工业大学姚虎卿教授研发的NA型吸附剂 以及北京大学谢有畅教授开发分子筛类吸附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9: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净化气中提一氧化碳最好的工艺应该是深冷分离,但目前专利和设备都要依靠国外三大空分供应商。
PSA属于国内比较好成熟的工艺,目前小装置尚可,大装置不论工艺的设计还是设备与吸附剂都不是很成熟,一般CO可以提浓至96%--97.5%,再往上提就很难了,程控阀的密封性能差,频繁检修。
膜回收只是目前大型装置的小的附属装置,不关乎生产稳定,可有可无的情况应用,一般适用场合是压力高,流量小,分离精度要求不高的地方,当然用几级膜分离来浓缩气体也可以,但回收率太低,纯度也不怎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6-29 20:43 , Processed in 0.0481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