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多晶硅,硅棒或硅芯料,生产出来后硅芯剥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08: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因为你没有请我们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0 1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子没置换干净,看法们漏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1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记住两个方面就可以了,1进料温度低,建议进料前硅芯在氢气下烧出经线在进料,2回收氢太脏,加强回收氢置换,什么东西都是有浓缩倍数的,氢气回收与排放必须合理安排进行。掌握这两个基本不会出现以上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 1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不够啊,要控制进料时硅芯是否有足够高的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5: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要提高进料前的温度,即要看到晶线的出现就可以进料了。这样做是为了让硅芯能呈辐射状炸开生长,与硅棒长在一起。二是要看剥落下来的硅芯是不是发蓝,即有五颜六色的感觉,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更确定是氧化夹层了。如果是氧化夹层,那么需要找到可能带入水汽(是否炉筒未烘干、有水渗漏···)、氧气(氢气、氮气的露点是否达标)的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6: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分析认为应该是前期硅芯表面硅沉积过快,密度疏松,后期生长的硅棒与硅芯密度相差大,形成剥离现象,前期可以增大配比,让硅芯表面的硅沉积致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没接触 现在学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7: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进料过快导致的硅芯表面温度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8: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可能是二次进料导致的温度夹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2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11-3-24 21:00 编辑
根据我当年在电子级多晶硅还原车间5年的直接生产经验,这是硅芯表面上,在还原炉后续的晶体生长中,晶体没有接着硅芯表面的晶核继续生长造成的。
正常的情况是,当还原通入物料后,硅芯上面开始结晶,但是这个结晶会“衔接”硅芯表面的晶核“无缝”地生长。出现你说的剥离,就是还原期间,结晶“另起锅灶”,新生成晶核,再生长。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硅芯表面出现了异常:
(1)硅芯表面有固体脏物;
(2)炉温开始一段时间过低,低温会出现了“非晶体硅”,也叫“不定型硅”。“不定型硅”不是晶体,结构酥松,就像一夹心饼;
(3)硅芯表面氧化(上面有会员提出了),但是要看氧化的可能性是否存在。除非你的轻氢气、三氯氢硅含水分恰好在还原开始时候高;或者有其他氧源存在,或者拉硅芯时候就氧化了。我估计氧化的机会不多。
特别提示:生产中不仅有你说的硅芯处的剥离现象,就是全程生长过程中,如果有某段时间温度过低,晶体生长就停止,这时候,辐射状的“晶线”就断了,会长出一圈“不定型硅”,温度回复正常后,结晶“另起锅灶”,开始新的结晶。这样生产出来的硅棒,断面就像树木的的年轮(或者说想“蛋卷”),行内人士上叫做“温度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5-1-4 19:44 , Processed in 0.0522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