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y262625 发表于 2008-12-8 14:59:37

用液碱吸收氯气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0:17 编辑
在私营小企业工作的朋友和我讲:他们企业采用液碱吸收氯气,时间长了管道容易结露,造成管道堵塞。研究工艺理论、在工厂工作时间长的有经验的朋友和懂生产工艺的朋友们来讨论、指导下!
[ 本帖最后由 zzy262625 于 2008-12-8 15:04 编辑 ]

#


, , &

si508 发表于 2008-12-8 15:21:14

液碱吸收氯气放出的热量一般上需要通过冷却介质移走。过程中的NaCl时间长了容易在有些死区沉积,很容易造成堵塞。特别容易造成填料塔底部接管处的堵塞。
一般采用加大循环量,管路设计尽量减少阀门、弯头等,也可以加热水管定期清洗管路,液碱最好用离子膜碱

zhangcailin 发表于 2008-12-8 15:26:22

楼主说的问题我们车间也存在啊,氯气用液碱吸收得到氯化钠,就是我们说的食盐,所以会产生结晶,我的建议还是用清水吸收比较好一点,既节约成本,又控制结晶的问题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zzy262625 发表于 2008-12-8 16:50:00

原帖由 zhangcailin 于 2008-12-8 15:26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说的问题我们车间也存在啊,氯气用液碱吸收得到氯化钠,就是我们说的食盐,所以会产生结晶,我的建议还是用清水吸收比较好一点,既节约成本,又控制结晶的问题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清水和热水吸收肯定是热水要好些,但是用清水能达到要求吗?或者说效果能让人满意吗?希望大家介绍下具体应用情况!

妹妹 发表于 2008-12-8 16:54:24

碱液浓度不要太高,15%左右即可(离子膜烧碱)。
反应温度不要太高,低于45℃,防止次氯酸钠分解,析出氯化钠。
氯气量不要太大,防止局部过氯,析出氯化钠。
[ 本帖最后由 limingshuguang 于 2009-1-2 14:30 编辑 ]

jiangzxd 发表于 2008-12-8 17:03:03

我们车间用液碱吸收液氯和HCl,氯气只是在反应不充分情况吸收,吸收后会造成发热现象,建议一是采用冷却器冷却液碱,保持一定温度,但注意盐结晶堵塞冷凝器问题,温度不要控制太低,再就是碱循环冷却易造成盐结晶,造成循环泵机械封漏,建议定期清洗置换罐中的盐份,避免造成泵频繁坏,还有建议文丘里负压吸收,效果不错,碱液我们用20%碱,控制8%左右排放,可以控制再低一些,效果可能好点,这是我们实际经验,应该值得你借鉴

zzy262625 发表于 2008-12-8 17:05:20

原帖由 妹妹 于 2008-12-8 16:54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碱液浓度不要太高,15%左右即可(离子膜烧碱)。
反映温度不要太高,低于45℃,防止次氯酸钠分解,析出氯化钠。
氯气量不要太大,防止局部过氯,析出氯化钠。
反应温度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实现的呢?
氯气量可以通过控制流量来实现,具体如何操作呢?
我接触的一个农药化工厂的尾气吸收就是因为尾气气量大、温度高,实际吸收时控制起来很难,效果不好!

妹妹 发表于 2008-12-8 17:50:09

1、反应温度,只能用冷却水,盘管即可(钛材,较贵)。
2、氯气量的控制只能通过多管入碱液的办法(如果是通入碱液池子)。
3、其实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
A、扩大尾气吸收池。
B、两个或者多个池子根据气量情况,温度情况交替或者同时使用。
具体情况要企业老板定。

zzy262625 发表于 2008-12-8 18:48:18

原帖由 妹妹 于 2008-12-8 17:50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反应温度,只能用冷却水,盘管即可(钛材,较贵)。
2、氯气量的控制只能通过多管入碱液的办法(如果是通入碱液池子)。
3、其实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
A、扩大尾气吸收池。
B、两个或者多个池子根据气量情况,温 ...
有道理!受教了!等于扩大了面积,流速自然减小了;多个池子交替或者同时使用可以充分提高吸收效率。这样具体操作上还是需要经验的!

wxch460 发表于 2008-12-8 19:48:50

学习了,不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用液碱吸收氯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