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液化方案选择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19:57 编辑大家谈谈氯气高温高压法、中温中压法、低温低压法各自的生产工艺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最优方案。
#
hcbbs
通常根据氯气压缩机压力的不同,将氯气液化方式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三种。高压法消耗冷冻量少,不需用制冷机,能耗低。但对氯气处理工艺、氯气输送设备的要求较高,增加投资费用。因此国内一般采用中、低压液化方法生产液氯。
中压法一般用氨或氟里昂制冷。氨制冷是国内老企业传统性的工艺技术,其设备多,占地面积大,工艺流程长。氟里昂制冷是国内近十几年来多采用的技术,在设备数量、占地面积、能耗方面均优于氨制冷。 常见的就是中、低压法液化,使用氟利昂制冷相对于氨制冷还有安全方面的优点 主要从投资,运行费用,以及运行安全可靠性进行选择
高温高压:压缩压力在1.2MPa以上,氯气在常温下直接变为液体,不需要冷冻部分,可以节约大部分的冷冻投资,但压缩及后续部分要求的密封性及稳定性要高,也增加了投资。
总体看来,危险性无形增大,投资省不了多少,运行费用可以降低部分。
中温中压:压缩在0.7MPa左右,氯气在0度低一点液化,既需要压缩,又需要冷冻机组,投资比较大,采用氟利昂作为冷却介质直接换热,能耗相对较低,运行比较安全。
低温低压:压缩在0.2MPa左右,氯气在-20度左右液化,冷冻量大,不够节能,逐步淘汰。
个人愚见,望拍砖。 高温高压、中温中压各自的工艺流程各位坛友能不能给说一下。
谢谢!! 生产方法的选用主要根据不同要求,如果为了降低冷冻量的消耗以节约能源,可采用中温中压法或高温高压法,但其安全要求高,设备和管线必须符合高压氯气的要求。如果从液氯的质量和安全考虑,则以低温 低压法为宜,但必须配备双级制冷设备,以满足液化温度。目前国内大部分工厂采用低温低压法生产液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