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的淡盐水除氯技术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2:08 编辑淡盐水中硫酸根浓度高了要用钡法或膜法(纳滤)去除。所以我想问一下,硫酸根的来源主要是原盐还是后加的亚钠?
我们想用我们的一项膜分离技术代替真空脱氯和加亚钠除掉游离氯. 最终的淡盐水中游离氯浓度不超过10PPM或5PPM, 该过程不需加亚钠.可直接得高浓氯水为副产品. 这对氯碱行业有吸引力吗。
#
+ + 。hcbbs
浓盐水中氯化钠浓度为300-310克/升,电解后的淡盐水中氯化钠浓度降为200-210克/升,并含有游离氯。因此,要用真空和加亚钠法除掉游离氯。此后淡盐水中再加粗盐制得浓盐水,再除钙镁等各种杂质。
作为外行,我认为这样做是把很纯的淡盐水给糟蹋浪费了。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是不是相当于把新买的毛巾和用了几天的毛巾一起放到洗衣机里一起洗干净。
所以,我建议把淡盐水单独处理,比如把淡盐水除氯并浓缩到含氯化钠270-280克/升, 并且用不加亚硫酸钠的技术除氯。这样,只要把纯化后的原盐水(一次盐水?)和浓缩除氯后的淡盐水混合起来(形成二次盐水?)就行了。
我们有一套膜技术,可以经济高效地把含氯化钠200-210克/升浓缩到270-280克/升,并能保证提浓后的淡盐水中游离氯浓度在10ppm 以下甚至更低。得到的副产品水中几乎没有杂质(除了极低的氯含量),也许有更好的用途。
请各位氯碱专家发表高见。 整套设备多少钱?如果折旧、维护比传统除氯贵很多,那就不用说了。
提浓后盐水还是要混合啊。又不可能专门配一台电槽。 去年就算了一下,盐水浓缩只是减少了一次盐水中淡盐水的电机的电能,就一台化盐泵和一台加压泵,而反渗透要采用高压泵,能耗上可能超过一次盐水的节省量,剩下的就是一次盐水工序设计可以作小,再与这套膜处理装置的价格比较,似乎膜浓缩并不经济,而且,据我所知,反渗透用的膜并不怎么耐氯,后期维护成本不低,当时就把这个方案否掉了,呵呵 对你说的技术较感兴趣。你们的膜是哪里的技术,投资、运行费用如何?能把你们技术情况发份资料给我吗?(我的邮箱是:zhoubh@tom.com)谢谢!!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本帖最后由 limingshuguang 于 2011-4-3 23:54 编辑
我们不是用反渗透过程,即使不考虑用游离氯的存在,那么高的盐浓度,渗透压太高。经济上绝对不合理。
用我所推荐的另一个膜技术,浓缩一吨淡盐水中成本(设备折旧,电,热耗等)为3 - 5元/吨淡盐水,同时也是一个去除/回收游离氯的高效过程,不用真空操作,不用加亚钠,不用为除氯而专门调酸碱度(?),一定程度上(10% 或30% ???,取决于原盐中硫酸根和淡盐水加亚钠的比例)减少纳滤(或加钡盐)除硝的工作量,减少冷冻结晶除硝的工作量或含硝废盐水排放。
同时,原盐中除钙镁铁等离子时,在原盐加入量和钙镁铁等离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所处理的料液体积才只有现行过程的30-40%。按溶度积原理,在所耗化学药品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钙镁铁等离子的去除率更高, 残留的钙镁铁等离子更低。这样,即使所耗化学药品的剂量不变,处理过的原盐水和提浓的淡盐水混合后,盐水中钙镁铁等离子浓度也比现行过程低很多。
本人从未进过氯碱厂,也未接过氯碱项目。以上考虑肯定有步骤指出,盼各位氯碱专家赐教。
何谓一次盐水二次盐水? 技术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有更广泛的用途,国内专利在申请,所以暂时不能讲太多。
不过,对有意合作的厂家,我们可以提供小型示范装置来演示过程。
[ 本帖最后由 yzhms 于 2008-5-3 23:41 编辑 ] 我对一楼的贴子很感兴趣.能否发一些资料给我,我的邮箱jhhxljl@YAHOO.CN 主要来自原盐,亚硫酸钠的加入量很少的!请看https://bbs.hcbbs.com/thread-195462-1-1.html
[ 本帖最后由 杨队长 于 2008-5-4 14:04 编辑 ] 硫酸根的确主要来自原盐,你可以算一下的,添加的亚硫酸钠比起原盐中硫酸根的微乎其微,那你们的技术工业化了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