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LWM 发表于 2008-8-12 16:28:09

年产20万吨PVC选70方的釜占地面积较大,自控投入也比较大。105釜国内大沽化工厂、锦西化工设计院、北二化都在推出105釜技术,也实现工业化生产,部分投产装置达产达标。其中北二化向新疆天业推出的105釜是热水入料。年产20万吨PVC只要5台釜。

edc1233 发表于 2008-8-13 07:36:54

锦化有70和105两种型号聚合釜,相比之下,70釜是热水入料,生产强度大,而且,70釜控制手段先进,有粗料预测等。

dhgsjw 发表于 2008-8-13 10:18:54

天业的108釜是等温水入料,单釜4万吨/年,大沽化110釜是热水入料,单釜4万吨/年,锦化105釜冷水入料,单釜3万吨/年

孤帆2008 发表于 2008-8-15 08:46:30

关于日本窒素的聚合干燥技术,目前主打108釜,请教国内有那几家用窒素技术的,效果如何?能够达产达标吗?

wog 发表于 2008-8-15 11:28:54

上海氯碱原设计院即现在的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有限公司在推127(130)釜,已有山东企业签了40万吨的合同,其承诺5万吨/釜,热水入料,20万吨的线4-5台差不多了,也是选择之一。但个人认为20万吨的装置70釜仍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投资高些,但不象30-50万吨的装置高得那样多,而70釜技术成熟,基本不存在风险,搞好了易超产。

heihudie 发表于 2008-8-19 11:35:28

70方釜技术更成熟,可控性高,10台完全满足楼主的需求,我们是北二化技术,现已开车,正常运行,整个项目一年左右搞定.

zxc007 发表于 2008-8-19 11:54:05

反正二条生产线,那就分别上108m3和70m3各一套,12万吨/年和8万吨/年,连生产型号都可以分开,不是很好吗?在生产中观察,取长补短,不断优化,搞一个最好的改进。

hxz123 发表于 2008-8-23 16:22:21

日本智索108釜在原转让给天津大沽的基础上做了新的改进,07年在泰国的装置运行良好,单釜生产能力可达4.5万吨/年,目前国内在建装置有韩华30万吨/年和陕西北元100万吨/年采用该釜。

西行僧2008 发表于 2008-8-24 10:19:52

建议采用100m3以上的聚合釜

billid 发表于 2008-8-25 10:31:26

我看还是综合考虑:如果只是上20万,那上70釜,原因上面很多位都说了,技术成熟,产能有保证。如果是20万一期,并且很快有第二期甚至第三期。那还是考虑100以上的大釜。按总产能40万计,如果是70釜,需20台,占地大不说,自控、配套系统投资比较夸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聚合釜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