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提出将各地的矿分开堆放,具体如何配矿由工艺员每天发联系单,保证矿源波动不要太大。可老大说麻烦,没有可操作性,他们认为只要炉温不超标就好!天呀,我们的炉膛温度指标为750~970℃,这么大范围,当然不超标!
现在我们的气浓变化大,转化率变化更大!
领导不重视,我们这些小兵小卒也没有办法了! 硫铁矿制酸的沸腾炉炉膛温度最好控制在850-950之间.稳定在890左右最佳.
至于配矿响应11楼观点.
尽量控制一段出口温度不要超过595度.
因此一段进口温度控制在420左右为佳.以其出口温度为参考.
为了高产量而牺牲转化率是得不偿失:触煤损失,硫利用率低,环保不合格等.
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楼主说的没有说谎,完全有可能有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是触媒被焙烧工序的烟尘影响了,触媒的空隙率降低,当然反应不好.触媒没有失活应该还可以,吹扫一下,就可以了,看来今后净化工序有必要加强.
我觉得有人说:什么温度最好最佳,都只是说说玩玩,各个装置设备流程均有不同,触媒装填量,各层分配多少都有差异,要根据实际才对.
什么触媒粉化,打开看,筛一下才知道.
减少气浓波动,做好原料配矿,干燥还很在理. 看了1楼老兄的介绍,偶认为你的分析是正确的,采取的方法也是得当的。但是提及的系统没有气浓表,没有进行配矿就就行焙烧,就太不应该了。当今时代难以想象这样的操作条件,基本上全是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判断,难为人啊!
现在有许多厂家不重视配矿工作,这也就是纯粹硫酸生产吧,我们是黄金生产冶炼烟气制酸,配矿显的尤为重要,要求各组分稳定,否则根本没法干! 呵呵,炉子操作稳不稳定,取决于原料稳定,现在这种情况连料都没有,还还要求稳定,有得吃就不错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