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新 发表于 2007-12-20 19:24:06

关于硫酸的两个问题

1、60万吨/年硫磺制酸规模,基础设计上孟莫克的开车母酸只有278吨,对于这个数据我思考很久,还是找不出比较合理的答案,同志们忙一下帮,讨论一下,(不过不要说他们搞掉了一个0)
2、进一吸塔烟气温度165度,进二吸塔的烟气温度135度,太不安全,好象国内没有厂家控制这么低的温度,各位有没有人了解国外有无这种控制。
[ 本帖最后由 巴新 于 2007-12-20 19:31 编辑 ]

弹指 发表于 2007-12-20 19:59:42

鲁奇公司的设计也是这样,进吸收塔165度,我车间硫酸Ⅰ、Ⅱ系统吸收塔进口烟气温度就是这么多。
个人观点:进吸收塔温度高不利于热回收,且增大循环水系统负荷。
[ 本帖最后由 弹指 于 2007-12-20 20:43 编辑 ]

chx8965 发表于 2007-12-20 20:10:14

我公司也是孟山都工艺,进一吸塔烟气温度165~170度,进二吸塔的烟气温度135度,这是考虑露点腐蚀和回收热量来平衡的。

巴新 发表于 2007-12-20 21:53:19

请教两位在实际中,特别是进二吸省煤器运行情况如何,已经安全运行了多长时间,有无严重腐蚀或漏水事故。

chx8965 发表于 2007-12-21 09:27:34

运行了三年多,进二吸省煤器(省煤器采用真空热管技术)的运行情况正常,无漏水事故,且省煤器底部排酸口几年来无冷凝酸。

zhangwenxing 发表于 2007-12-21 09:31:36

278吨肯定是不够的,系统灌酸就不止这个数;根据理论计算一吸气体露点在125度左右,二吸露点在107度左右。实际运行的露点肯定要高于计算值。还需要考虑非正常因素。至于回收热量,进吸收塔气体温度每降低1度,可多回收大约1.7Kg蒸汽/吨硫酸。降低温度导致省煤器面积增加不少。可以核算一下经济性如何。另外,高温吸收工艺也有一定的道理。还要综合考虑。

巴新 发表于 2007-12-21 10:25:24

无为先生,原来你们用的热管省煤器,如果在135度下(给水110度),使用普通省煤器是不是有问题呢?

bdsp001 发表于 2007-12-21 10:59:48

省煤器是带翅片的吗

巴新 发表于 2007-12-21 13:09:28

当然是带翅片的了

qingzz1965 发表于 2007-12-22 00:52:30

计算结果是否考虑炉气中的水分为0.1g/m3?实际上硫磺制酸进一吸塔的炉气中水分要远高于这个数的.孟莫克在设计中依据的条件是不是考虑了固体硫磺中含有机物及未蒸发的水分了?
硫磺制酸省煤器出问题的装置可不是少数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硫酸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