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feng3477 发表于 2009-4-25 10:34:45

这样的转化器进出口温度合理吗?

最近得到一份数据,是制酸转化器各段进出口温度的数据,感觉有一些数据不是很合理,好像出现记录错误的现象,请大家帮着参考参考:
该制酸设备为4+1流程,各段进出口温度大致如下:
1.进:420      出:623
2.进:465      出:515
3.进:470      出:495
4.进:425      出:445
5.进:400      出:433
转化率大致为99.7左右,使用孟莫克的催化剂,为制铜的冶炼烟气制酸,SO2浓度大约9.5%左右。
感觉后几段的温度差有些大,不知道对不对。
[ 本帖最后由 yufeng3477 于 2009-4-26 12:12 编辑 ]

jiangzhen2009 发表于 2009-4-25 11:54:57

是国产触媒还是进口触媒?产能多少?气浓?

yufeng3477 发表于 2009-4-25 12:11:21

孟莫克的催化剂,SO2:9.5%左右

jiangzhen2009 发表于 2009-4-25 13:32:26

你要化验分析一段转化率是多少?估计一转不高,装填量不够且一段进口偏高。我们孟莫克触媒只控制在410度左右。

hyjyyp 发表于 2009-4-25 18:16:38

转化的进口温度原则上应在相同的风量条件下。依据不同的气浓和进口温度分析化验出每段的最大转化率来制定的,如果楼主指的是国产五氧化二钒触媒的话,一段的出口反应温度超过600度,长期超温会使触媒的活性降低,触媒颜色发白。

shenxirong2006 发表于 2009-4-26 08:36:15

硫磺制酸还是矿制酸,如果硫磺制酸,个人觉得二三段进口温度好象控制得有些高,并且四段可能有些问题,四段的温差不应小于五段的温差。

bdsp001 发表于 2009-4-26 09:00:23

一段413——417,二段445——460,三段460——470,四段420——425,五段400——410。个人认为这样比较合理,有利于转化率提高。原则是在调节手段容许的情况尽量降低进口温度,以获得各段的最大的转化率。

txglyl 发表于 2009-4-26 13:49:54

楼主的流程是4+1,这样的流程在国内很少见,介绍一下哦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鲁北好男儿 发表于 2009-4-26 14:42:07

不合理,热平衡失调

zx9527007 发表于 2009-4-26 22:30:42

看数据像是3+2流程,一段反应太剧烈,一段出口温度应控制在610℃,二、三段进口温度都要适当降低。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这样的转化器进出口温度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