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版主是如何得出4+1的结论的?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如果是4+1的,三段需在那么高的温度下反应,那四段的条件更恶劣,但进口温度居然降低至425度,一定需要含铯催化剂才能维持足够的反应速度,达到如此的效果。若果真如此,我认为还不如在五段装填含铯催化剂合算。
从数据上看,这更像是3+2的装置。五段的温升高,可能是有高浓度的SO2泄漏到五段了。但无论如何,一座五段的转化器,总转化率只有99.7%,太令人失望了。 不好意思,没有注意到楼主是这么说的。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但如我在上面分析的,四段的温升与三段差不多,但条件却恶劣得多,若果真不是含铯催化剂,那四段的装填量会是三段的2-3倍了,可能吗?如此看来是楼主在忽悠人了。 MECS的催化剂一段入口温度是低些,410左右 按楼主说的条件23段的温度是绝对高了的~~要是长时间在这个温度下回影响触媒的寿命 15# lhj83816
在这样的操作温度下,不会由于热衰退影响催化剂寿命,这远低于催化剂的极限使用温度,在一段如长期在630度以上操作会影响催化剂寿命。 严重怀疑气体在三段内部已经达到了化学平衡。 一段的出口温度高了点,其他各层还是挺好的 用孟莫克的催化剂,一段出口温度有点高了,而且三,四段的温差也不是很对,我看还是去查一下仪表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进出口温度是完全可能的,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氧气的原因,不知道氧浓度多少,铜冶炼烟气中CO含量什么水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