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新纳米催化剂能在可见光下快速分解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1 1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2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中美科学家携手,以氧化钴纳米粒子为催化剂,首次采用可见光,快速地将水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简单快捷且能源转化效率较高。相关研究发表在周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络版上。
       该研究领导者、美国休斯敦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包季明(音译)表示,尽管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但新研究发现了氧化钴这种新的光催化剂,并证明纳米技术在改变物质属性方面的潜力。来自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包季明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光催化剂进行水分离实验。新实验是科学家们首次使用氧化钴,并首次在可见光下将中性水分解,能源转化效率也很高,而且不需要其他催化剂。
       他们使用飞秒激光烧蚀法和机械球磨法这两种方式来准备纳米粒子,两种方式得到的纳米粒子在实验中的表现一样好。他们也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光源——从激光到模拟太阳光来进行实验,并认为使用自然太阳光,实验结果也会一样好。
       包季明说,一旦将纳米粒子添加到反应中并使用光线照射,水几乎立刻就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得到的氢气的体积为氧气的2倍,与水(H2O)中氢氧的组成比一样。
       这项有望为人们提供可再生燃料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包季明指出,最新实验中,太阳光—氢的转化效率约为5%,而转化效率达到10%左右才适合进行商业化生产。
       而且,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解决,包括降低成本并延长氧化钴纳米粒子的寿命等。科学家们发现,在大约经过一小时反应后,氧化钴基本上就失去了活性。他们将继续解答一些关键问题,进一步厘清氧化钴的化学和电学属性。
    总编辑圈点
    40年前,光催化剂开始走进科学家的视野——以“光”作为条件,让催化反应有了随时随地发生、走向千家万户的可能。事实也的确如此——家里搞过装修、买过建材的人对商家大肆宣传的“光触媒技术”一定不会陌生。新研究把催化条件设定在了几乎无处不在的“可见光”,并瞄准了能源制备,“野心”不小。一旦实现,势必会对目前的能源结构带来颠覆性变革。不过,如果一味将水视作可再生能源,相关应用又不加限制的话,此类技术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兴许不是福音。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10: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1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H2,很恐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ttfzt 发表于 2013-12-23 10:3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H2,很恐怖啊

有氢气才能产生动力啊!只要按照规程处理氢气,它还是比较听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15: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日报总编辑每次都是瞎点评,不能请给专业点的人吗?那么大的报社
正题,氧化钴的光催化分解水我没有用过,在其他场合用过,跟任何纳米技术一样,稳定性一 直是问题,这个方向不要寄予厚望,做点基础研究看看氧化钴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还不错,说不定对其他方面的应用会有其他,比如跟其他功能材料复合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2leaks 发表于 2013-12-25 15:4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科技日报总编辑每次都是瞎点评,不能请给专业点的人吗?那么大的报社
正题,氧化钴的光催化分解水我没有 ...

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过氧化钴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何处,你能具体说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5 15: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zj2635 发表于 2013-12-25 22:1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过氧化钴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何处,你能具体说说吗?

纳米材料都是这样的,活性位点因为团聚或者污染失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5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2: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CO2leaks 发表于 2013-12-25 22:2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纳米材料都是这样的,活性位点因为团聚或者污染失活

哦,原来是这样,难怪看见一些研究是两种或者多种纳米材料掺和的。多谢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5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2leaks 发表于 2013-12-25 22:2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纳米材料都是这样的,活性位点因为团聚或者污染失活

这些都不懂耶!
斑竹能否开个纳米专题,深入讨论现阶段纳米应用优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化工论坛 ( 鲁ICP备12015736号-12 )

GMT+8, 2024-6-26 19:56 , Processed in 0.0494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