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制氧区:【每周议题】2011年第七周-双层主冷的优缺点
本帖最后由 gader 于 2011-2-14 18:01 编辑最近看了些双层主冷的优缺点,由于没有接触过,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不知道各位海友是否觉得双层主冷是否是以后空分发展的一个趋势?
还请操作过双层主冷的师傅们,谈下心得
双层主冷的结构:
A:下塔气氮去主冷中心筒气氮腔
B:中心筒气氮进板式氮侧
C:液氮去中心筒液氮腔
D:不凝气引至主冷筒体外
双层主冷一般由4个(或更多个)板式单元和中心筒、外筒等组成,中心筒气氮腔与下塔顶部连通,四个板式单元围绕中心筒呈十字形对称布置。每个板式单元的氧通道被分隔成上下两段,上端板式单元的两侧设置了横截面为梯形(或平底)的液氧槽,与板式单元一起构成上层主冷;下段板式单元与外筒一起组成下层主冷;主冷的氧液面指示设在下层主冷的筒体上。每个板式氮通道是连通的。
来自上塔底部接液盘的液氧,通过分流器罐入上层主冷液氧槽的一侧,槽内液氧通过下方的通道与另一侧液氧槽沟通,并进入板式单元的氧侧。液氧一部分蒸发,另一部分却从上层主冷溢流而下,使下层主冷的板式单元的底部进入氧侧,气氧从下段板式单元两侧上方出口流向上塔。该板式单元的氮侧仍为上下贯通,气氮由上封头处进入,冷凝液氮从下封头处流向中心筒液氮腔,不凝气排放点也设在下封头上。
双层主冷的优越性:
1、通过双层布置,同样的换热面积条件下,液氧液位约下降一半(由两个板式单元的高度降到了一个板式单元的高度);上下层主冷的底部液氧,其所受的液柱静相应减小,液氧平均沸腾温度随之下降,从而使主冷温差缩小、下塔压力降低,最终达到空压机排压下降,气量增加的目的。
2、板式单元中,每两个氮通道之间安排两个氧通道,即两个氧通道单独夹着一个氮通道,尤其是氧侧翅片的高度和节距均小于普通型的主冷的参数,从而形成独特的狭缝式结构,使主冷在强化换热的同时,又增加了板式单元的比表面积。
3、上层主冷的液氧在沸腾溢流过程中,同时对氧通道进行冲刷和清洗,使乙炔等杂质难以集聚;下层主冷仍采用全浸操作,因而可以认为,双层主冷的防爆措施要好于普通型主冷。
4、在正常运行时,氧液面在板式单元上端面以下范围内波动,对上层主冷的工况没有任何影响,这对稳定主塔及氩塔的工况,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双层主冷的弊端:
双层主冷在空分塔启动阶段出现液体的时间有所推迟,但这是正常的,原因是:上层主冷首先出现液体,但该处的液体无法计量显示,要等到上层主冷液体积满并外溢至下层主冷后,液面计才能接到差压信号。此外,由于下段板式单元的氮侧受到上段通道冷凝液的直接冷却,故下层主冷一旦出现液体,其以后的积液速度要明显加快。
可不可以做成三层或更多层,以此来更多地降低液位?
双层主冷板式每层高度一般大约要大于等于2m,这是为了要保证氧通道的液体对碳氢化合物大地冲刷量,避免碳氢化合物在氧通道的集聚。
这是倒退!!!!!!!
没有办法的办法才搞双层甚至四层,这条路走不通的。 回复 2# **帝国
什么叫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真的能降低能耗,是要值得推广啊
请深入的解释下 不敢苟同!目前来看,双侧主冷还是比较先进的,而且也体现了第六代空分的精髓呀! 我们公司的上层主冷也有液位显示,对操作来说更方便直观。 法液空用的就是双层主冷 双层主冷主要的问题在于双层之间的隔板一定要焊接完全,很多由于设备内的空间不够,焊接未焊完造成上主冷的漏液。现在这种中心筒的结构大多改为从外侧走氮气和液氮啦。还有就是降液孔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同时V11阀是否可以考虑用2个阀门?及配管一定不要配F型的,汇总管一定要合理。等等。个人觉得双层主冷不好用,主要还是版式换热器的不成熟制约才做成双层主冷的! 大型空分现在使用的卧式主冷较双层主冷更有优势 苏三兄弟讲的原理与图不是同种,您讲的是类双层主冷,图片才是真正的双层主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