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解液的流量。流量波动导致膜表面的电解液浓度不均匀,而使膜上产生水泡。
3、阳极液的高酸度。如果酸度高于0.15N,膜上将产生水泡现象。 离子膜起泡的原因较多,最主要的是阳极液淡盐水浓度控制的较低,而阴极液碱浓度控制较高,导致阳极侧离子膜容胀,阴极侧离子膜收缩,导致离子膜层间剥离,从而产生了离子膜起泡。此外还有操作和工艺控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是否过电流?电流分布是否均匀 由于羧酸层和磺酸的透水率不同,如遇到阳极浓度低、阴极液浓度太高或太低,膜就会起泡,另外开停车时电解液浓度和温度也相当重要,如果遇到膜起泡而没有破且比较小的话的,可放在高纯水中浸泡10天以上,泡会慢慢缩小至正常状态,但其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 离子膜产生水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一、膜的制造质量问题,二、盐水循环不好,三、盐水浓度低,四、反向电流造成的影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控制盐水浓度, 不能低于190g/l,检查垫片的粘接是不是符合要求,有没有遮挡电极的现象,特别是阳极,膜气泡的现象很多情况都和垫片粘接有关系,适当提高阳极的循环量,至于遏止反向电流影响的办法各装置都不一样,一般采取通极化电流的办法。旭化成的电解槽大多在阴极涂层采用了防反向电流的技术,所以不必通极化电流,但一定要严格执行定时排液的规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