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ren2 发表于 2008-2-14 09:55:36

新槽开车后指标的分析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3:32 编辑
用旭硝子离子膜8031组装的电槽运行后指标有以下几点让人困惑(我们的电解槽是老槽子有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电流密度在3.3KA、3.0KA。进槽盐水没有采用加酸):1.氯气纯度在刚开车大约30小时内偏低(96.5%),运行一段时间后纯度才能刚刚达到98%左右但也不是很高。2.出槽的淡盐水中次氯酸钠较高达到了3.5g/L,但是氯酸钠却不高在1.0g/L以下。
   以前我们拿杜邦离子膜和旭硝子离子膜8031同时组槽同时投运在一个系统中而杜邦离子膜电解槽就没有出现此种现象。杜邦离子膜的电解槽开车后出槽氯气纯度马上就达到了98%,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加和稳定逐渐提高,而同时组槽同时投运在一个系统中的旭硝子离子膜8031电解槽就出现了上述现象。
    我感觉的很困惑不知是我们的使用方法不对还是有其他的问题存在?望各位氯碱专家给予指点一下。

#


, , &

wanhonghui1111 发表于 2008-2-14 12:21:12

https://bbs.hcbbs.com/thread-147807-1-1.html
增加了一部分内容,供参考。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 本帖最后由 yzhms 于 2008-2-14 18:26 编辑 ]

nanren2 发表于 2008-2-14 14:02:44

开车时的温度和送电速度如何?在开车时一定要保证电解液具有一定的温度(70度以上),送电速度根据槽温变化而定,还有就是管道垫片密封是否完好。

nanren2 发表于 2008-2-14 15:07:53

新槽开车槽温一般是控制在70度以上才送电,送电后由于新槽我们是先低电流运行磨合,八小时以后才升满负荷。对于送电速度和槽温的关系我们是PLC控制一般是先调节指标后升电流。

wanhonghui1111 发表于 2008-2-14 18:24:17

理想条件:
电流密度:                逐渐升到 70 oC
阴极液浓度:      28 - 30 %NaOH
阳极液的浓度:                190 - 220 gpl
电流速率:0.05-0.06KA/min
具体的开车条件是电槽供应商根据自己的槽型是什么,配套什么膜进行优化而定的。
[ 本帖最后由 yzhms 于 2008-2-15 22:11 编辑 ]

nanren2 发表于 2008-2-20 22:26:14


1.氯气纯度在刚开车大约30小时内偏低(96.5%),运行一段时间后纯度才能刚刚达到98%左右但也不是很高。2.出槽的淡盐水中次氯酸钠较高达到了3.5g/L,但是氯酸钠却不高在1.0g/L以下。
   以前我们拿杜邦离子膜和旭硝子离子膜8031同时组槽同时投运在一个系统中而杜邦离子膜电解槽就没有出现此种现象。杜邦离子膜的电解槽开车后出槽氯气纯度马上就达到了98%,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加和稳定逐渐提高,而同时组槽同时投运在一个系统中的旭硝子离子膜8031电解槽就出现了上述现象。
    我感觉的很困惑不知是我们的使用方法不对还是有其他的问题存在?望各位氯碱专家给予指点一下。
目前的杜邦膜的表面进行了
涂层处理
,以提高氯气与氢气在膜表面的逸出速率,提高气体对于膜表面附近的流体的扰动,减少在膜局部发生浓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膜的长周期运行。
[ 本帖最后由 yzhms 于 2008-2-20 22:29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槽开车后指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