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子膜烧碱工艺 产品碱中氯酸钠含量问题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3:21 编辑请教:
请问电解槽出口产品碱(32%)中氯酸钠含量跟进料盐水中氯酸钠的含量跟有什么关系;目前好像只是通过实验或者运行中的数据进行总结,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计算或者估算的公式。
在跟客户接触时,有的客户对成品碱(32%)中的氯酸钠的含量有要求,所以相应的进料盐水氯酸钠的含量应当有一定要求。
请问高手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 本帖最后由 limingshuguang 于 2007-12-7 08:46 编辑 ]
#
, , &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请高手指点 据我了解,离子膜有加酸酸和不加酸两种情况,但无论是不是加酸,对进槽的氯酸盐含量都有严格的要求,除非是不用树脂净化盐水,请问楼主用的工艺是什么样的?
成品碱中含有氯酸盐主要是氯酸根从阳极随盐水渗透到阴极,具体数量由膜的情况决定,但一般来说加酸的产品中含氯酸盐的含量较低。目前还未听说有具体计算公式,如果楼主打听到了请告诉大家一起分享! 原帖由 alaslxf 于 2007-12-7 03:04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我了解,离子膜有加酸酸和不加酸两种情况,但无论是不是加酸,对进槽的氯酸盐含量都有严格的要求,除非是不用树脂净化盐水,请问楼主用的工艺是什么样的?
成品碱中含有氯酸盐主要是氯酸根从阳极随盐水渗透到阴极 ...
谢谢你的分析,是氯工程的烧碱工艺,一般是采用加酸的。
进入电解槽的盐水是由二次精制盐水(过滤盐水经过螯合树脂塔精制)
以及循环淡盐水组成,流量比约为1。
采用的离子膜一般为旭硝子的F-8020或者杜邦的N-2030。
嗯 对 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公式,只有实验数据。 你们氯工程的物料平衡表上,电解槽出口的烧碱含氯酸盐的量不是给出来了吗?其中没有计算公式吗? 碱中氯酸钠是系统长时间累积,碱中的氯酸钠与盐水中的氯酸钠有一定的关系,可通过增加电槽的加酸量来逐步降低,我单位就是采用此方法,电槽加酸量提高一段时间后淡盐水、碱中氯酸钠都有下降。降低氯酸钠的另一方法是增加一氯酸盐分解槽,但其耗用蒸汽量比较大。 楼上说氯酸盐分解槽是怎么个工艺方法,怎么设置的,是加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