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psxj 发表于 2007-10-7 12:56:51

变压吸附实施后的转化率及单体质量变化情况讨论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3:10 编辑
在电石法氯乙烯生产装置中,采用变压吸附(PSA)技术回收低沸塔顶放空尾气中的氯乙烯和乙炔,在回收前后,氯乙烯转化器的转化率及氯乙烯单体质量是否出现变化?据说有些厂家在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后,转化率有所下降;有些厂家的氯乙烯单体内在质量出现变异,不知是否属实,请各位大侠探讨!

#


, , &

新鲜人儿 发表于 2007-10-9 21:24:32

转化率确实下降,原因应该是变压吸附回收了所有比乙炔分子量接近的气体,如乙烯,这些惰性气体在转化系统中富积,使转化率显得低了。
这些气体富积到一定程度会达到一个平衡,对转化器触媒的调节有迷惑作用。
对氯乙烯质量应没有影响。

casablanca_gao 发表于 2008-2-19 09:45:05

我们现在正为这事头疼,不知二楼有没有更多的经验指点

clq20040107 发表于 2008-2-24 01:36:51

关注中,哪位有经验的指点下,大家都发表下意见

dahua 发表于 2008-2-27 16:45:21

希望二楼能给出更具体的解释。谢谢

cfm007 发表于 2008-4-15 16:58:53

原帖由 yhpsxj 于 2007-10-7 12:56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电石法氯乙烯生产装置中,采用变压吸附(PSA)技术回收低沸塔顶放空尾气中的氯乙烯和乙炔,在回收前后,氯乙烯转化器的转化率及氯乙烯单体质量是否出现变化?据说有些厂家在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后,转化率有所下降;有 ...
首先来看看合成转化率的一般计算方法:
合成转化率=『【乙炔纯度—(1+过量氯化氢)x粗氯乙烯含乙炔】/乙炔纯度』x100%
       目前行业中大都采用的是PSA技术净化回收放空尾气,其中的氯乙烯及乙炔都是被回收的,同以往采用的活性炭、膜法等手段回收的气路走向不同的是,回收后的气体一般回到转化系统,以将其中的C2H2进一步回收利用。在合成反应中,没有采用PSA装置回收前,HCL与C2H2的配比是严格的按照原先工艺条件进行的配比操作,当使用了PSA装置,回收的气体与合成气总管的气体混合后,进入到合成系统转化器,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就轻微的改变了转化器里合成气中HCL与C2H2的反应配比,转化器中多了PSA装置回收回来的C2H2。有些对成本控制较严,废酸不好处理的厂家,HCL的配比一般考虑的较保守。如果此时不在使用PSA装置配套生产时,适当调整HCL的配比,这时返回的回收气中的乙炔由于没有足够的HCL与之反应,就随着反应后的气体溢出,表现为上述计算公式中“粗氯乙烯含乙炔”量偏高,从上面的转化率计算公式看,转化率就变“低”了,实际上并非原混合气中的C2H2转化率变低了。因此在使用PSA装置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工况,应注意前后工序生产配合的灵活调整,才能发挥装置的最大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厂家根据回收气中C2H2的具体含量来决定返回一段或者二段转化,一般含量低返回到二段转化,含量高(大于10~15),返回到一级转化较合适,但个人认为返回到混合脱水要更好些。另外,对单体质量没有影响。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一家之言,望深入讨论
[ 本帖最后由 cfm007 于 2008-4-16 00:27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变压吸附实施后的转化率及单体质量变化情况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