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尾气吸收次钠配置沉淀问题(增加后续分析)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1:46 编辑最近在试车次钠配置系统时,循环液泵腔内发现大量的结晶体,吸收碱浓度为15%左右,该结晶体为白色片状,可溶于水,加盐酸放出气体,硝酸银有沉淀,请问这种物质可能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starfe 于 2008-9-27 08:25 编辑 ]
#
, , &
猜测,氯酸钠 次钠配置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氯酸钠,但是该物质的溶解度也不至于这么低吧?公司分析资源有限,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已经损失两台泵了。 降低碱液循环温度,效果应该不错! 可能是在配碱的时候,溶液里面碱的含量太高,这样在通氯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些沉淀,开循环泵的时候,这些沉淀就会进入到泵腔内,时间长了就会损坏泵,
在配碱的时候,控制一下碱的含量,我们单位一般控制在140~~160g/l左右.还有可以定时清洗一下次氯罐 不要被生成白色沉淀所蒙蔽,要以生成气体为判断依据,判断应该是氯酸盐,应该是因为温度控制过高所致 是氯化钠、氯酸钠的混合结晶体,解决办法是加一冷却器降温,防止次氯酸钠分解。 1加冷却器冷却吸收液,
2、定期清除沉淀物。
沉淀物为氯化钠(含有少量次氯酸钠、氯酸钠)共同结晶物。 我们配碱的浓度是15%至18%,目标有效氯是10。现在通过一定的化学分析初步断定该物质主要为碳酸氢钠结晶体,此外还含有次钠等,现象如下:
1、该结晶可以溶于水,此时PH值为近中性。
2、与盐酸反应剧烈切放出气体,无氯气
3、与硝酸银成土黄色沉淀,加盐酸沉淀反应成白色沉淀切放出气体。
4、晶体也溶于碱液
至于怎么来的就不明白了。 应该有填料腐蚀或盐结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