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lin871011
发表于 2009-4-3 08:07:47
对了,下上进的效果应该没有什么不同。下进管道布置困难一点。对树脂的捕集器要求高。
yzhms
发表于 2009-4-3 08:20:34
在酸性条件下,体积是收缩,所以对于再生用酸的浓度不能超过10%,否则会因为体积收缩挤压,导致破碎率增加。
honghaiyan5210
发表于 2009-4-3 11:03:10
还是采取下进上出的工艺好,对树脂的膨胀有利
zzb58
发表于 2009-4-3 13:35:47
没什么本质的差别,两种方式只是在设计时的一个习惯,伍德、旭化成不属于同一个国家的两个供应盐水精制单元的供应商,就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一样。另外碱洗树脂的作用只是把螯合树脂从氢型转成钠型,4%的烧碱从理论量或设计量上来讲,完全满足树脂转型的需要,至于从底部进可以起到疏松树脂的作用,降低树脂的破碎率,没有理论基础支持,因为相对于树脂的运行周期来讲,树脂的运行时间加上再生时间最少现在都在30小时(以单柱运行24小时,再生6小时计),而碱洗转型时间相比少得多只有1.5小时(如果运行时间按48小时计算,会相比较更少),这点时间对树脂的疏松作用不会对树脂的破碎有多大影响,所以这只是一个设计习惯的问题,不存在其他特别的意义。
[ 本帖最后由 yzhms 于 2009-4-3 14:17 编辑 ]
pzhhuagong
发表于 2009-4-3 14:32:46
水洗时已经考虑了反洗了,后盐水置换也考虑反洗了。
酸碱正洗也是可以的。
如果酸碱采用反洗,得考虑树脂捕集器中的酸碱性问题,毕竟是人手掏出树脂的。
gaoyuan69
发表于 2009-4-3 20:52:00
我个人还是赞同14楼的看法,很有道理!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OS
发表于 2009-4-4 18:16:50
我们这是氯工程的,下进上出,碱再生时,树脂膨胀,易碎,这样可以松动树脂,也可以使碱反应更均匀
wang2346
发表于 2009-4-5 20:41:57
我们是旭化成工艺上进下出,不过我也很赞成14楼的看法,分析的不错。
wy87080006
发表于 2009-4-5 22:30:52
我们用的是旭化成的,碱洗是上进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