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停车时氯压机出口的不纯气体是否该直接进入液化器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7 00:03 编辑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厂在开车时是提前把氯压机开起来进行回流运行,氟机组也是提前开起来空载运行,氯压机的出口气体先通过阀门调节出口压力,然后排入除害系统也就是尾吸。然后电解槽升电流到一定值时,分析氯压机的出口氯气纯度到85%方可由排除害切换到液化器进行液化,并且由液化后的尾气排放阀门控制系统压力也就是氯压机的出口压力。停车时是先把电解槽的电流降到一定值然后把液化器切出。而有的厂家却是开车时也是氯压机先回流运行,氟机组空载运行,而氯压机的出口氯气却是提前就走液化器并且由尾气阀门控制压力,等到电解槽电流升至一定值时分析氯气纯度合格时,再把氟机组增载运行。停车时也是电解槽降电流,同时氟机组减载等到电流降至零时氟机组减到空载运行。氯压机出口的气体始终是走液化器!!!!
请各位老师把自己的这方面操作讲述一下,发表一下上面的两种方法那种比较合理!!为什么?
[ 本帖最后由 limingshuguang 于 2008-9-14 19:29 编辑 ]
#
hcbbs
都是可以的,我的倾向是直接走液化器。直接走液化器,避免了一步气体切换,利于后系统冷冻机的调节,特别是原始开车的时候,还可以逐步置换液化系统中的空气。 氯气可以直接去氯气透平机,后进入冷冻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和收集产品,降低能耗.氯气中的不凝性气体可以通过液化器排放管到次钠吸收.这样将好处多多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由于进入液化器的氯气纯度较高,系统运行更安全些,但由于系统氯气在进入液化器全部进入废气吸收系统,因此氯气浪费量比较大。第二种方法由于氯气在进入液化器前事先没有分析纯度,这样就可能是导致液化系统的氯气纯度不高,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危害,但的确有利于液化系统提前调节,减少氯气的浪费。但由于开停车的过程中也得空载运行,使氯气的回收量有时可能也不是很大。 我们先排。后进液化机组。 请大家讲一下自己公司的情况!!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进液化器应该没问题,但冷冻机不能加载,主要是安全因素考虑,没有分析,据说是含氢会高,这样适合于长期 停车后的开车,象前几位说的可以置换管道。
[ 本帖最后由 杨队长 于 2008-8-30 11:11 编辑 ] 假如氯中含氢高呢?是不是很危险?隔膜碱更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个人认为还是第一种更稳妥些。 1、氯内含氢高不进液化系统会产生什么危险?
2、氯内含氢高进入液化系统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1、氯气含氢大于0.5%不进入液化系统这应该是氯碱行业规定。
2、原始开车时,无论是氟利昂系统,还是氯化钙盐水系统都可能达到稳定状态(既是液化系统处在相对低温状态),这时通入含氢高的氯气,会造成氯气深度液化的现象,结果是液化局部或尾气系统含氢超标(尾气含氢应小于3%,行业标准)。不知对否?还请队长指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