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真空脱氯装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常对于脱氯前的淡盐水PH值控制在1.2-1.5,然后进入真空脱氯塔进行脱氯,你的真空泵的真空度不是太高的,可能你的脱氯效果不是太好,通常真空度控制在-0.65-0.70效果较好,从真空塔底部的料液中游离氯含量约为小于50PPM左右,然后加碱控制PH值为10.5左右,在加亚钠控制ORP约为250MV以下。从长远考虑真空泵最好更换,一次性投资可以节省很多亚钠和后道工序除硫酸根的费用。 离子膜工艺脱氯单元这一块,依据工艺参数是没错的,
PH312:1.2 左右PH314:11左右ORP314:-50--50mv
我主要想说的就是取样点必要在亚纳加入后较远的管路上,之间尽量有4个以上的弯头,确保介质间的充分混合,从而测得PH314ORP314才是精确的,另一面也降低了亚纳的消耗。 楼上是哪家的电解槽啊,PH1.2,要求蛮高的哦
你们选用的什么材质呢? 11# SNQMANYI
首先感谢你的热心指教,我们原来也是这么做的,但是领导嫌盐酸和碱的消耗太多,所以我们想把原来脱氯前的PH提高一点点,可以节省盐酸和后续回调PH的碱,但是提高到多少,我们现在还没有个准确的答案,另外,我们的真空泵的也只能达到-50左右,脱除游离氯的效果又不是太好,同时还要求加入的亚硫酸钠不能太多,太多了,就像你说的会增加除硫酸根的成本,但现在…… 想让马儿跑得快,又想让马儿不吃草,难为你了。
没有现成的公式,慢慢摸索,找一个最佳控制点吧。 加酸后PH值控制在1.8以下脱氯效果应该都是不错的。加碱后PH控制在9以上(不推荐,最好10)还可以,在这些前提下亚硫酸钠的消耗与真空度有关,看你的设备能力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