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跳车后极化的投入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3:36 编辑氯工程的电解槽,大家都知道跳车后要投入极化电流,但是极化电流的投入又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阴阳极两侧都要有液体流出后,才可以投入,可是,往往极化电流在跳车后都是自动投入的,而此时,由于液体要占据原有的气相空间,所以会出现短时的不溢流,那么,此时到底是直接自动投入极化电流,还是等溢流后再手动投入更为合理呢?哪种投入方式对电解槽的影响最小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
#
hcbbs
应该是溢流后投入极化电流吧,但是投入前电槽肯定受伤害 应该是溢流后投入极化电流,否则对离子膜伤害会很大,短时间晚投入极化电流,原电池反应不会很强,不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从保护电解槽的角度来考虑,还是电槽跳停后立即自动投入极化电流。 从保护电解槽的角度来考虑,还是电槽跳停后立即自动投入极化电流。好像就是操作规程这么写的 大家有没有碰到这种情况紧急停车后两台极化电流,一台出现机组过流、欠支一台给定值大约要200V左右实际值在极化电流上没反映,但在整流控制台上能看到输出50V左右,而另外一台极化电流快熔断器报警指示灯亮,给定无输出?不知道那么高手解答一下 工艺设计是跳车后,极化立即投入运行。
1、在跳车后,极化立即投入运行可以抵消反向电势,保护电槽;
2、正常投入的极化电流为30A以下,在此条件下,可以短时间无溢流,对于槽本身没有影响;
3、不会在小电流情况下导致局部阳极浓度低的。
一般在跳车后,很快有溢流的,不能考虑手动投入,即使这样也是要立即投入运行。 我觉得楼主的想法很不错,问题是没有实际的数据来证明两种方法的好坏,恐怕连供应商也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吧。 1# 一诺张 跳停后,开发电机开循环投极化,是不是更好了? 短时间不溢流只是说明电槽顶部在联锁停车后由于气体的快速溢出而无液体流出,此时电槽内部还是有电解液的,所以要及时投入极化电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