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解槽施加极化电压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0:10 编辑在停车时,在施加电压不足的情况下,电解槽阳极室溶解的氯气会产生反响电流,这将造成镍质阴极的阳极腐蚀;如果阳极室内的氯元素能够以次氯酸根离子状态透过离子膜,将会对镍质阴极造成化学腐蚀,因此为消除以上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在停车时对电解槽施加一极化电压。对此电压幅值进行控制以使阳极处产生氧气而非氯气,阴极处则不断的产生氢气。这样做有很多好处:造成的点位将抑制次氯酸根离子穿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对镍质阴极造成化学腐蚀;阳极处氧气的产生也能够将氯气和次氯酸根离子从阳极液和离子膜处带走;极化电压也能够保证有足够的阴极电位强度,避免镍的溶解反应的发生。
2.为了使极化处理完全有效,需要使槽内立即充满阳极液和阴极液。
3.电解槽氯气主管道的吹扫能够保证氯气不会通过扩散效应返回至电解槽。
4.阳极液槽的吹扫能够快速的将氯气和次氯酸根离子排出电解槽。
.注♀ ) #
♀ , 。
很不错 讲的很详细 值得学习,有个疑问:(对此电压幅值进行控制以使阳极处产生氧气而非氯气,阴极处则不断的产生氢气),个人认为极化整流的电流对电槽而言电解强度或者说产生的O2/H2应该是非常少的,应该是产生一个电势,以抵消含游离氯的阳极液产生的电池电压。如果极化电流过高,电解产生的O2/H2虽然保护电极,但可能不安全,比如膜的针孔会不会引起O2/H2混合。 谢谢楼主,学习了,支持一下。 谢谢楼主了,又学习了。祝楼主:新年快乐 谢谢,学习了,祝各位元旦快乐 学习了,
加极化电流就是为了保护阴极镍涂层不被损坏,
同时,应注意加极化电流的大小,可根据极化电压的大小来调整极化电流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单槽电压控制在1.6-1.8V之间为好,
但也需根据电解槽温度来控制,若电解槽温度过低,可适当降低单槽电压的标准,可控制单槽电压在1.5-1.6之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阴极镍涂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