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xiao 发表于 2010-6-6 10:14:40

有关隔膜吸附问题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7 00:16 编辑
我在氯碱工业上看到说是隔膜在吸附干抽完成后,带真空送入烘房中增加烘抽1~2 h,我问了一下
工段的师傅,我们以前有没有这么做过.他们说有,试验过一次,但失败了,槽子上上去了,用了四根盐
水管来供应盐水,都保不住液面,最后刚上去不久的槽子,只能撤下来了.大家帮忙分析一下原因.
那个时候的长短绒比是3:1




, , -

huawei 发表于 2010-6-6 12:04:35

烘抽的方式是利用真空状态下水的沸点温度降低,使隔膜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干燥,实际上是提高了烘干速度,可以使隔膜更致密一些。
至于上槽后流量过大,这主要是隔膜配比的问题,长短绒3:1的比例实在大了,长绒的作用是搭桥形成隔膜的骨架,短绒的作用是填充形成隔膜的肌肉,要想提高隔膜的致密性,就需要提高短绒的使用量。流量大小还取决于隔膜的总质量,也就是上绒量,总量不足,再怎么改善配比也是不行的。上绒量的决定因素是浆液中石棉绒的含量和浆液盐碱浓度。
楼主是用的改性隔膜,但是石棉绒这边也要根据生产的需求来确定配比和投放量。如果生产来得及,可以不用烘抽。津岩提供的方案是比较适合高电密运行,而且津岩的石棉的短绒也比较长,要根据自己的生产的具体情况来调节。
如果时间来得及,就不必使用烘抽的方法,另外,一定要保证烘干温度和烘干程度,这样上槽的时候就可以保证流量不至于过高。一般来看,如果新隔膜加注盐水,阴极侧一小时内溢流的,那送电后的流量都是很可观的,如果超过2小时溢流,那送电后的淡碱含量也是比较可观的。这是我在16型普通隔膜电解槽摸索的数据,你们的大槽可能不大一样。
多跟修槽的老师们学习,多交流,多探讨,加上你的思考,这才是成才之道。祝你工作愉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关隔膜吸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