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张 发表于 2010-6-15 17:19:58

端午节跟帖发放财富啦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7 00:07 编辑
现在的端午节已非往日的端午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端午节都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所以,个人认为,在明天22:00之前给参与回复此帖的朋友,每人赠送16财富(因为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
16
日),以作为对氯碱区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请支持此活动的朋友,积极跟贴等着领财富吧!!!
祝大家:端午快乐
注意:此贴没有请示超版的意见,若超版看到后,持否定意见的话,就直接将该帖删除吧。本人也就等着挨罚啦。




, , -

笑飘羽 发表于 2010-6-15 17:31:04

端午节快乐,来领奖了!

cnsttop 发表于 2010-6-15 18:00:06

我也跟一个,在此祝大家端午节快了

chengshire 发表于 2010-6-15 18:01:38

版主辛苦了!祝大家节日快乐!

fengdingwen 发表于 2010-6-15 18:51:09

支持版主!辛苦了!
祝大家节日快乐!
端午节领红包的感觉真好!!

zerg_yoyo 发表于 2010-6-15 18:59:06

端午节要加班呀!马上要投产了,希望能安安全全,顺顺利利!

yanzhg 发表于 2010-6-15 19:08:39

端午快乐,我却加班加班。

181128425 发表于 2010-6-15 19:26:08

本帖最后由 181128425 于 2010-6-15 19:31 编辑

                                                                  


                                                               端午节的起源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祝各位坛友端午节快乐。




一诺张
版主
于明天晚上0:00前关闭此帖,多位版主之间不要相互重复加分。。凡是多评一律撤销.......

幻影孤心 发表于 2010-6-15 19:39:54

端午同乐~
期末考试到了
好好复习呀~

jhxjj 发表于 2010-6-15 19:54:59

端午节 祝大家节日快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节跟帖发放财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