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送电速度?
当确认具备送电条件后,可向电解槽送电。电流要匀速提升,速度一般以200~300A/min为宜,不要过快或忽快忽慢。
如无特殊情况,在电流密度1.5KA/m2以下,一般不做过长时间的停留。
送电后,随着电流的逐步提升,氯氢气体生成量也会逐步增加;如果电流提升匀速平稳,氯氢处理系统的调节会更平稳、电解系统的氯、氢压力调节阀也会单向匀速平稳动作。如果电流提升过快或忽快忽慢,可能会使调节滞后或改变动作方向,造成氯氢压力波动,甚至对电解槽和离子膜形成冲击。
补充:送电后要根据总管压差来掌握单步速度,如1000A/步,但每步速度200~300A/min不变。 速度一般以200~300A/min为宜,不要过快或忽快忽慢。 升电流时不要在低电流密度下停留较长时间,所以在刚开始时应该快些500A/min 到电流密度到1.5KA/m2时应该进行相应的检查(单元槽槽电压,阴阳极的流动状况,槽温,电解槽本身是否有问题)确认完一切正常以后升电流速度应该为300A/min。注意要平稳的升电流,主要是使氯氢的压差便于控制而其平缓的变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