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氯吸收工序的一级塔循环碱液的浓度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0:04 编辑一级塔循环碱液浓度NaOH小于5%,但为了节约烧碱消耗,可以继续使用直至NaOH小于2.5%才倒新罐。此方法用于正常生产,开停车时尾氯比较多,尽量使用碱液浓度为10%以上的循环,安全系数才有保证。请大家交流下贵单位是怎么做的。
.注♀ ) #
♀ , 。
我们一般保证20%以上,使用较大的贮罐产,保证安全。 我们采用15%,为确保开停车时不泄漏氯气,尽量不采用低浓度。 8%——21%,一般不超过21%,主要根据产出次钠的有效率浓度要求来决定。 我们用的是30%的吸收,为了不让氯气泄露! 5楼的
用30%吸收,就不怕开车的过程中大量的氯气与其反应。接着塔层积盐的问题?
我们是遇到过,以前不注重碱浓度的控制,直接用30碱用于循环吸收氯气,结果一开车,塔层积盐及其严重。整个事故塔没吸收效果 我们一般不低于8%。一般我们用隔膜碱作为循环液,离子膜碱做循环液可以低一点。高一点安全性好一点。一般有次钠可以控制高一点,吸收碱做次钠。 我们次氯酸钠作为产品出售,有效氯控制在10%以上,所以碱液浓度控制在16%以上。 嗯 以前没注意这个问题过来学习下 我单位配置在16%,用到含碱到3~5%后输送到次钠工序做成品次钠,
另:不知道贵公司为尾气吸收是用几塔的工艺?如果是异常情况,大量氯气进入尾气吸收系统,第一个塔碱液浓度再高也是肯定吸收不完全的,很大一部分是吸收不了的,建议用三台尾气吸收塔,这样安全系数是绝对有保证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