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碳化操作的几个关键点
本帖最后由 9067jxhuas 于 2009-12-6 12:36 编辑碳化操作是纯碱生产的重中之重,大家提一下碳化操作的几个关健点,我来抛砖:
1、取出液CNH3与氨母液ⅡCNH3差值控制在≥ 42tt。
2、氨母液II温度38~42℃
3、碳化取出液温度 38-40 ℃
4、碳化取出液沉淀量应为25~40%沉降时间≤120S.
5、碳化所用下段气浓度应≥94% 中段气浓度应≥72%清洗气浓度≥15%-25%
6、碳化塔进下段气在塔的第1 圈,进中段气在塔的第 6 圈
说得很好,我引不了玉.... 制碱塔从开始进水到取出温度正常不得低于两小时,并且要缓慢进水。
控制制碱塔的塔压在2.8--3.0之间,防止过高或过低;
防止塔上移或下移时间过长 注意协调氨盐水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和出碱速度之间的关系;碳酸化氨盐水的温度大约保持在38—42度,二氧化碳保持在55—65tt之间;出碱温度和自由氨滴度也有相应指标… 碳化操作要求(氨碱法)
为稳定工况,优化操作,严肃工艺纪律,为稳产、高产创造条件,对碳化部分参数要求如下:
1. 在生产正常的条件下确保各制碱塔塔压在340~345Kpa 之间。若生产需要可根据各塔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确保生产平稳,中温在控制范围。
2. 制碱塔出碱温度控制在29℃±2℃;7圈温度不能低于35℃,20圈温度不得低于50 ℃;15圈温度不得低于52℃(当中段气浓度正常时不得低于54℃)。
3. 正常生产时清洗塔单塔通中段气量≥5000m3/h ,清洗气量≥7000 m3/h,以确保清洗效果和控制清洗液浓度在合格范围之内。
4. 清洗塔塔压≥280Kpa 。
5. 清洗液槽液位,尾气塔液位按30~80%控制。
6. 予碳化液出液温度控制在34--37℃,清洗液出液温度控制在38--42℃
7. 清洗液浓度CO2≥55ti, 予碳化液CO2 ≥60ti 。.
8. 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各塔的负荷并根据负荷配气,避免因气液比例失调而导致指标失控。
9. 清洗塔改制碱塔后,出碱温度回落到30℃需一个半小时以上,且回落要平稳,温度回落曲线呈光滑的弧线。
新改制碱塔当班、制碱末期一个班(八小时内)放量要求控制在正常时放量的80% 之内,当制碱塔工况变差出现喷塔现象时,班中应及时通过适当降低负荷、提高出碱 温度等方法加以维护或及时改塔,严禁在工况恶化后还继续高负荷生产
1# 9067jxhuas [碳化转化率(氨碱法)
转化率是纯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它表示碳化取出液中转化为碳酸氢钠结晶的氯化钠占氨盐水氯化钠总量的百分数,亦叫氯化钠利用率。根据费多切夫实验钠的利用率最高可达83.4%,但是实际生产中转化率一般在75%左右。主要原因如下:
1)氨盐水中的氨有一部分在碳化过程中解吸,由碳化尾气带出,不能为反应利用。
2)溶液中的氨不能全部被碳酸化,即不能全部生成碳酸氢铵,碳化度达不到200%
3)出碱液对碳酸氢钠来说是不饱和的,未达到平衡状态,不是理论结晶量。
4)蒸吸工序来的混合汽中水分子分数相当大,在盐水吸氨时冷凝成水降低氯化钠的浓度。
优化碳化转化率,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进塔反应物浓度。要涉及全厂多个工序的配合,如盐水的精盐水TCI-;蒸馏出气带水量;煅烧炉气系统密封性情况;石灰窑风量,顶压;压缩机配气以及三段气带水情况等。
2)维持较高的中部温度。提高碳化的反应温度,特别是中部温度,不仅能提高碳化转化率,而且使碳化结晶变好。据资料显示碳化的中部温度与碳化转化率成正比,中部温度每提高1℃,转化率可以提高0.36%,中部温度最高点应该在塔高的三分之二处。实际生产中是通过优化调整放量和中段气以及中下段气比值来调整中部温度。
3)保证操作温度按照最优化分布控制。碳化操作的核心实际是如何保证操作温度按照最优化分布控制。为减少塔顶氨损,预碳化液需达标控制。为保证清洗效果,清洗应该按照阶段进行。即先高后低控制。为提高反应温度,提高转化率,减少细晶,应该尽量提高中部温度。为了防止结晶变坏,应该合理使用冷却水。如控制制碱塔的降温速度,制碱末期塔的出碱温度控制,冬季冷却水问题以及夏季如何提高冷却效率问题。
4)控制合理的氨盐比。理论上,氨盐比值高对转化率有利,生产过程过高的氨盐比,会导致制碱塔下部以及出碱管堵塞,并造成氨耗上升。一般在现指标控制范围内控制上限为宜。
5)保证合理的气量和气比是优化碳化操作的又一项重要措施。过去操作上部分人员片面认为大气量操作。致使塔顶氨损过大。结果即浪费氨又降低转化率。近年来负荷升高后,受炉气、窑气负压影响出现气量偏小,特别是下段气量不足的问题。如果片面追求低的氨损失,将降低碳化塔的生产强度,使结晶恶化。在确定合理的气量前提下,应该确定出适宜的气比。中下段气比值确定应该考虑压缩机开用台数、生产负荷、碳化塔型等因素。
6)保持适宜的出碱温度。出碱温度低会使碳酸氢钠析出量多,碳化转化率高,产量增加。但是容易堵塞,缩短制碱周期。反之则会降低产量和碳化转化率。
7)要保证碳化塔液面。碳化塔液面应保持距塔顶部0.8m~1.5m处。液面过高会造成出气带液,浪费压缩机的动力;液面过低降低塔的容积利用系数和生产能力,并影响转化率。
8)要保证仪表检控准确好用。目前操作通过DCS控制,如果仪表检测不全或出现偏差,自调阀不灵敏,很难实现稳定操作和优化操作。
当然影响转化率的因素还包括生产负荷、氨盐水中结合氨、出碱口串液等,需要操作人员依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b] 1# 9067jxhuas 说下各自企业对这两项的要求指标是多少?
另说明原因
影响因素 晒晒 各个企业 碳化塔的温度点的控制范围? 碳化操作要求(氨碱法)
为稳定工况,优化操作,严肃工艺纪律,为稳产、高产创造条件,对碳化部分参数要 ...
wal5980729 发表于 2009-12-7 21: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氨碱法的清洗塔压这么高吗?
联碱装置也只是0.2mpa 多说点联碱法哦,氨碱法迟早要淘汰的,只是目前在吃环境的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