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发表于 2010-8-24 10:12:36

本帖最后由 huawei 于 2010-8-24 10:15 编辑
回复 10# 007393
    想再次请教一下,经过三个阶段的过滤,单位时间循环量与出水量的比值是多少啊?或者举个离子,现在需要130m3/h的盐水,那循环量是多少?粗盐水进入量是多少?
还有,浓盐水中盐泥的含量为10%到20%,是质量百分比呢还是体积百分比?如果能达到20%的质量百分比,那泥浆已经是很稠的了对吗?
另外,你排泥的量很少,即便是很少,想要维持系统的盐泥量平衡,排出盐水中所含的盐泥量也必须达到进入系统的盐泥量对吗?如果是,那这个量是通过什么来调节控制的?凭经验吗?如果不是,又如何保证循环盐水中盐泥的平衡?
另外,能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能给个详细的计算过程和对比吗?
望指教一二。

zllm521 发表于 2010-8-24 13:42:57

原来是南工大的技术有更新了啊,值得庆贺

kingtiger102 发表于 2010-9-7 09:04:01

感谢huawei的关注。首先我更正一下,陶瓷膜盐水精制工艺的排泥含固量没有20%,在5-10%,和凯膜工艺排泥含固量基本一致,还和钙镁比相关。如果浓缩纯的碳酸钙,因为是硬质颗粒,粘度小,含固量可以达到20%,如果浓缩纯度氢氧化镁,因为是絮状沉淀,有一定粘性,含固量大约为5%,钙镁比1:1时,排泥含固量大约在8-10%。
关于循环量,大约是出液量的三倍,这四分之三的浓缩液仍有2公斤的压力,回到循环泵的进口。所以,损失的只是1.5公斤的压力,这就是双泵内循环工艺节能的原理。采用陶瓷膜工艺,10万吨离子膜烧碱规模的一次盐水工段的运行功率约为120kw,和凯膜工艺相当。
    陶瓷膜工艺不需要加入三氯化铁,也省去了三氯化铁消耗的氢氧化钠。另外,因为盐水质量好,螯合树脂塔的切换周期可调整为96小时,减少75%的酸碱消耗和废水排放。10万吨离子膜烧碱规模的运行费用每年可节省150万元。

jqs 发表于 2010-9-7 09:54:57

我们准备上陶瓷膜,第三代运行好的单位有哪些?可以去参观?

kingtiger102 发表于 2010-9-9 09:03:38

目前运行的第二代工艺中,不同的厂家应用了不同的第三代技术,比较分散,建议您考察两个厂家。完全第三代技术的应用厂家可能要等到10月份以后陆续开车。

flay0303 发表于 2010-11-11 10:10:16

最近也关注了一下陶瓷膜的工艺
我感觉虽然省了预处理器,但是加的坛坛罐罐也是不少的啊
简直超乎我的想象 除了加药的之外,增加了大概10个气动阀用于过滤器(包括前面的粗过滤器)的反冲
反冲罐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加压溶气罐,另外想请教有没有九思膜的操作手册,涉及到反冲的时间之类的貌似没什么资料,压力多少,瞬间是多少秒,反冲的效果如何
另外有哪个厂家运行的比较好的,可以去参观一下。
最后那个粗过滤器还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其他工艺也要跟进

逸凡 发表于 2010-11-11 16:12:17

呵呵,混混论坛还是很有收获的

jqs 发表于 2010-11-12 00:41:12

期待第三代技术运用厂家的开车。。。。等待您给的好消息!

sdpuwei 发表于 2010-11-13 01:35:12

回复 18# jqs
    我们公司在扩产改造中,你们有兴趣的话和我联系,邮箱:sdpuwei@163.com

lizimoshaojian 发表于 2010-11-26 15:28:24

第三代厂家可以参观么?听同行说湖口新康达他们的第一家使用厂家在改造扩建过程中摒弃了陶瓷膜,使用了其他工艺。另恒通化工一期10万吨隔膜碱使用陶瓷膜工艺,但由于流量衰减、渗漏和膜的断裂等原因,二期项目也没有采用陶瓷膜。请问现在有几家在运行?运行的流量和膜的更换周期如何?可否共享一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代九思膜一次盐水精制技术工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