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28425 发表于 2010-9-8 16:51:37

液氯钢瓶的周转次数问题

本帖最后由 181128425 于 2010-9-8 16:52 编辑
液氯钢瓶的检验周期为两年,但是对于在这两年内的周转次数没有作规定,也没有说到哪种情况下必须提前进行洗瓶检验。钢瓶周转过于频繁,内部三氯化氮积聚加快,在充装前的抽空过程中非常危险。之前有个厂就出现过一例这样的事故,请行业里的各位达人指教指教,谢谢了!
                     悬赏

zengfx2008 发表于 2010-9-15 11:21:59

为了降低风险,我单位是这样操作的:系统液氯的三氯化氮含量若升到30~40ppm,液氯钢瓶检验有效期缩短半年,即提前半年清洗。看是否对贵单位有借鉴?

181128425 发表于 2010-9-15 11:26:11

之前我们也这么考虑过,但是由于排放出来的三氯化氮浓度一直很低,约在8~20个PPm之间。还未确定考虑以上措施。我们的钢瓶基本上是每天周转一次.

huawei 发表于 2010-9-15 14:28:22

回复 4# 181128425
    液氯钢瓶都是供外部客户使用的,外部客户使用钢瓶有两种输送状态,一种是从气相空间取氯气,利用自然温度或者加热方式得到汽化氯,气化后的残液留在钢瓶中,这是三氯化氮积累的一个途径;一种是从液相空间取液氯,液氯进入用户的汽化器,也就是外部汽化了,三氯化氮是在用户设备中积累,对钢瓶本身没有任何积累影响。
所以,要区别对待两种用户返回的钢瓶,作为生产商,有必要掌握用户的氯气汽化工艺,这也是安全生产许可证所要求的。掌握了用户的汽化工艺,也就控制了三氯化氮积累的途径。一般而言,较大规模的用户都是自备汽化器,毕竟钢瓶汽化的速度跟不上要求。
李总掌握了这些,剩下的事情不就好办了吗?
当然,李总还有一个义务要做到,就是明确的告知用户你的产品中三氯化氮的含量。

181128425 发表于 2010-9-19 23:14:01

液氯销售过程中,没支钢瓶的用户不确定性很大,今天我们的钢瓶可能是运到A厂(采用气相取氯),明天同一支钢瓶也可能就到了B厂(采用液相取氯),我们自己本身的钢瓶不多,但是周转频率相对而言比较高,液氯用户总体而言取气氯的比较多,还有一部分是中间商,总体来说比较难把握,所以考虑到液氯钢瓶三氯化氮的问题,感觉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jiao9961105 发表于 2011-6-17 15:02:08

学习了,以前都没有意识到要了解用户的汽化方式。我们把钢瓶的检测周期规定为1年,1年后进行全检,截止目前倒是没有发生过三氯化氮富集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情。

ysl12345 发表于 2011-6-18 08:02:04

定期对重瓶进行取样分析三氯化氮含量,而且要做好瓶号记录,对比分析三氯化氮有没有增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液氯钢瓶的周转次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