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cdsky 发表于 2012-4-25 09:39:18

液氯卸车方案及负压系统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0:13 编辑
液氯卸车方案准备采用:液氯储槽-----液氯泵------液氯气化器(加压用)------缓冲罐-------液氯槽车的方式;正常生产时,液氯汽化准备采用:液氯泵-----液氯气化器(加压用)-----缓冲罐-----液氯储槽------液氯气化器-----缓冲罐------氯气用户的方式;其中槽车卸车为间歇操作,液氯汽化为连续操作,共用一台液氯泵。另外,汽化工序的负压系统(比如卸车完毕后,管道中残余的液氯需要负压处理,事故状态下,需要对液氯储槽进行倒罐时,对备用罐进行负压操来进行倒罐等等)一般的真空度设置多少比较合理,既不对设备产生影响,也可满足工艺要求。进行此负压操作用的是水力泵还是纳氏泵?。望高手多多指点!!!

#


+ + 。hcbbs

hzggp 发表于 2012-4-25 14:32:12

建议楼主用方块图来描述。这样便于分析。
因为这个工艺装置设计并不复杂,安全性要求很高,无论是工艺上、设备上、还是控制上都有好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hzggp 发表于 2012-4-25 14:42:56


你的氯气气化是这样流程:
    “液氯泵----液氯气化器(加压用)----缓冲罐---液氯储槽----液氯气化器---缓冲罐----氯气用户的方式”。
   
这个流程我有点不明白了。为什么不能液下泵直接进汽化器,要用小汽化器进储槽,然后储槽压出再进另一只汽化器。是为了稳定?还是什么?

hzggp 发表于 2012-4-25 14:49:30

本帖最后由 hzggp 于 2012-4-25 14:53 编辑
       负压系统建议你用纳氏泵,不吹牛,这样绝对不会错!!而且很有必要,对安全生产有了很强大的保证。说实在水力泵的流量在事故状态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满足正常生产的吸收少量的氯气,而且对抽吸速度没有很高的要求的情况下。

hzggp 发表于 2012-4-25 14:54:47

只要对设备专业明确设计要求,真空度不是问题,对设备没有损害。

happycdsky 发表于 2012-4-25 15:48:42


hzggp 发表于 2012-4-25 14:4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的氯气气化是这样流程:
    “液氯泵----液氯气化器(加压用)----缓冲罐---液氯储槽----液氯气化器--- ...
不知道怎么用方块图,所以还是文字表述了,之所以用:液氯泵----液氯气化器(加压用)----缓冲罐---液氯储槽----液氯气化器--缓冲罐----氯气用户,之前以为液氯泵的流量不好调节,怕影响液氯气化器出口氯气的压力,后经了解,液氯泵可以较好的实现流量的调节,因而流程可以改为:液氯储槽-------液氯泵----液氯气化器--缓冲罐----氯气用户。听说过纳氏泵,但没有用过,除了纳氏泵应该还有一套与之相关的设备用以回收硫酸,不知整套装置占地如何,目前生产厂家用地紧张,不得不考虑此因素。另外,请教一个问题,液氯储罐是不是属于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如果是,液氯槽车的装车栈台与液氯储槽的安全距离就有点远了,装车栈台就不好布置了。QQ:13497436,可以的话,加QQ探讨!!!

wenhoulong 发表于 2012-4-25 14:42:00

液氯储槽-------液氯泵----液氯气化器--缓冲罐----氯气用户或液氯槽车,能不能用风机+填料塔的形式抽取管道或设备内残余的氯气?
                                 

happycdsky 发表于 2012-4-25 20:34:48


wenhoulong 发表于 2012-4-25 20:3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液氯储槽-------液氯泵----液氯气化器--缓冲罐----氯气用户或液氯槽车,能不能用风机+填料塔的形式抽取管道 ...
抽取管道问题应该不大,抽取设备的话怕是动力不够,一台液氯储槽40立方,风机要经过填料塔等几台设备才能将动力传送到液氯储槽,倒罐本就事故状态下使用,处理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个人见解,不当之处可以指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液氯卸车方案及负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