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设计上容易忽视的细节会影响淡盐水的脱氯效果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0:59 编辑13年前我公司引进第一套离子膜装置开车,开车一周,发现淡盐水脱氯效果很差,脱氯后盐水含游离氯在50PPm以上,用去大量的亚硫酸钠。经过分析后,在盐水温度、PH值以及脱氯塔真空控制指标上都没有问题,但脱氯效果就是很差。经过仔细排查,问题出在淡盐水泵回流管上:一般在泵前加碱,所以泵出口盐水是碱性的,但由于泵回流管没有液封,回流盐水在储槽或脱氯塔上部与氯气接触反应,本来已经脱出的氯又被吸收到盐水中,导致脱氯后淡盐水游离氯含量超标,而且回流量越大,含量越高。该管加液封后,问题一下就解决了。以上经验供大家分享。
hcbbs
! ! 。
你是不是指泵回流呀?不对呀?真空脱氯塔液位控制有要求的,泵回流口在脱氯塔液面以下呀。你们液位控制太低,要不就是回流口在脱氯塔开口太高。 我们脱氯部分设计储槽与塔是分开的。如果回流管口在储槽上部,且没有液封,那么碱性的淡盐水与储槽上部的氯气再次接触,吸收了储槽上部的氯气而使淡盐水带氯。。。。。。。 我们直接改在脱氯塔下的钛管里,这样,只要脱氯塔不打空,就自动形成一个液封。听说还有更先进的,直接在脱氯塔后面取消加烧碱和亚硫酸钠,他们通过修改真空脱氯的控制指标,使淡盐水满足一次盐水杀菌灭藻的要求后,在一次盐水进行酸碱度和游离氯的调节。 淡盐水加减工序上有两根管子,一个加到灌出口(泵入口),一个加到罐里,是不是后者加入的效果好些,PH值稳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