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和操作都很简单
不影响的,日本人对自己的东西太自信了 旭化成工艺中进槽盐水酸度控制对于0.15N,出口淡盐水酸度控制(0.002~0.005N),出口淡盐水PH相当于2左右,槽温88℃左右,氯酸盐分解效果很好,所以一般不额外设计氯酸盐分解装置。但是,离子膜后期电流效率下降,即使进口盐水酸度达到0.15N,出口淡盐水酸度仍不足,PH大于3时,如果不换膜,氯酸盐必定会积累,有必要考虑增加氯酸盐分解装置,实际上只要用户有要求,旭化成是可以提供氯酸盐分解的工艺设计的。 如果有隔膜系统也可以不考虑氯酸盐分解器,因为隔膜系统可以分流一部分淡盐水,再加进槽盐水加酸来平衡电槽的PH值。 我们新上的旭化成电解槽,带氯酸钠分解工艺。 如果有隔膜电解,一般就不需要设置氯酸盐分解工序,因为隔膜电解会带走一部分氯酸盐
如果单纯是离子膜的话,可能会造成氯酸盐的累积,故有的项目上氯酸盐分解工序,有的没有 个人感觉还是应该上氯酸盐分解工序的好 虽然旭化成的离子膜电解槽没有氯酸盐分解槽,但是电槽内没有氯酸盐的累计增加,这是怎么回事?是怎么除去的呢?
[ 本帖最后由 yzhms 于 2008-9-30 13:55 编辑 ] 氯酸盐装置是考虑对蒸发装置的蒸发器腐蚀而增加的,若贵厂生产的32%碱直接外卖的话,影响很小的
[ 本帖最后由 limingshuguang 于 2008-10-1 20:26 编辑 ] 我厂也是日本旭化成的装置,也没有氯酸盐分解单元,本人想也应该有氯酸盐分解单元,因为蒸发固碱工段常常要分析碱中氯酸钠的含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