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居士 发表于 2012-5-15 19:52:20

关于氯气应急处理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19:48 编辑
请教各位前辈,氯气应急处理装置中,事故状态下的废氯气处理采用两塔吸收还是以它吸收工艺比较合理和经济一些,吸收用的碱液浓度控制在多少?吸收后的次氯酸钠游离氯或者ORP值控制在多少比较合理?另外,碱液循环量该如何控制?
--

hcbbs


hcbbs

如水居士 发表于 2012-5-16 19:03:09

没有高人指点啊?有哪位能帮忙一下解答这个问题

gzxy520! 发表于 2012-6-11 19:07:55

废氯气处理为保荐证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两塔吸收吸收工艺比较合理和经济,吸收用的碱液浓度一般可控制15%-----16%左右就行了。吸收后的次氯酸钠游离氯一般都会在12%以上。碱液循环量一般是按处理废氯气的最大量来设计的。

weihuant 发表于 2012-11-15 21:37:10

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工艺示意图啊,谢谢

屠龙宝刀 发表于 2012-11-16 11:54:32

吸收好的次氯酸钠应该是有效氯含量在大于10%左右吧。碱液量要根据你的氯气吸收量来定了。

江山氯碱 发表于 2013-1-2 19:22:49

合格次钠应该在10-12%,如果过高可以加水系统打循环。还有一般就是两塔串联使用比较安全合理。

housh0111 发表于 2013-1-3 20:36:00

事故应急的处理氯气的量一般与采用的工艺有关,即当发生事故时,停掉电解槽所用的时间内电解槽所产生的氯气量,如果采用高位槽加碱(一般控制在15%~20%),高位槽的储存量正好能够吸收所有的氯气;如果采用循环式碱吸收工艺,保证循环泵为双电源(应急电源),一般吸收塔的塔釜的体积应保证用碱相当。塔顶应布置风机。

housh0111 发表于 2013-1-3 20:37:30

吸收塔的设计应与其他填料塔的计算方法相同,但应加大其设计的余量。

王洪庆 发表于 2013-1-3 22:13:47

高位槽应急碱的量应该遵循15分钟原则,有效氯应该10%左右,碱度在2个左右,两塔串联,

原野酆 发表于 2013-1-4 16:31:12

都用两塔串联吸收多点,安全性高,配碱浓度在12—17%,成品有效氯含量:10-13.5%。碱液量根据氯气吸收量、各项控制指标而定。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氯气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