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氯干燥专家请教一个泡罩塔的问题
我公司氯干燥系统的泡罩塔塔板去年就发现存酸不住,今年准备更换泡罩部分,新做的泡罩塔感觉有点不对,就是每层塔板的硫酸溢流板高度比泡罩的升气管高度要高,在未开车的状态下试水,水不经过溢流板至下一层,而是从泡罩的升气管下降至下一层塔板。请问这是正常现象吗?如果每层塔板的硫酸溢流板高度比泡罩的升气管低的话,氯气能与硫酸充分接触吗? 不是这个意思,说的是泡罩里面的那根升气管,而不是说泡罩外的那一圈出气起泡的溢气口的高度。 这么跟你说吧:以每层的泡罩底板为基础面,泡罩内的那根升气管高度应该比下液的溢流管高度应该高一点(我们设计的要高1CM),而溢流管高度应该比泡罩边缘的高度要高点保证氯气不走短路,否则不会有好的效果。而楼主你说的与我们的相反,那要很大的氯气流速才能不让硫酸从升气管内流下,也不能形成泡沫层而是雾沫层,没有起到很好的干燥效果。 感谢楼上专家的回答,谢谢你。 还想请DHB26Y帮忙解释一下,不能形成泡沫层而是雾沫层,这个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专家谈不上,共同学习。氯气与硫酸气液两相能形成三种分散系统:1,当气速小于0.7m/s时,形成较稳定的蜂窝状泡沫,但泡沫不易破裂,表面不能很快更新,吸收率欠佳,此为鼓泡层。2,当气速在0.7-----3m/s时,蜂窝状泡沫形成运动的,不断更新的,相界面很大的泡沫,使传质速率大大提高,干燥效果最佳,此为泡沫层。3,当气速大于3m/s时,泡沫便会很快被破坏成雾沫被气体带到上一层或下一设备,此为雾沫层。我们设计泡罩塔也差不多应以此为依据,还请大神来指点! 多谢多谢,明白你的意思了。 学习了,呵呵 开车前都要一个一个检查的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