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氧化钠与镁离子的反应是瞬间完成的,反应产物为胶体分散状态,不会沉淀。
2、碳酸钠与钙离子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理论上反应完全需要半小时,反应产物为颗粒状结晶体。
3、氯碱工业上,都是用颗粒状的碳酸钙为晶核,带动氢氧化镁结晶沉降。
4、工业上,为提高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结合速度,提高沉降速度,都要加入助沉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苛化麸皮、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等。这种工艺用于道尔澄清桶工艺,利用沉降来分离钙镁沉淀。
5、在镁高钙低的原盐条件下,往往应用浮上澄清桶来处理,也就是加入三氯化铁等絮凝剂让氢氧化镁成絮状,带动碳酸钙在气泡的作用下上浮到液面以上排掉。
6、为适应离子膜时代的盐水要求,本世纪初,李国新引入了西方广泛应用的戈尔膜过滤装置,使盐水质量一下子达到了进树脂塔的要求。然而,中国大量使用原盐,相对而言钙镁含量特别是镁含量要比国外精制盐要高的多的多,戈尔膜无法抵御胶体状态的氢氧化镁对它膜孔的封锁。后来就出现了浮上桶加戈尔膜过滤器的工艺技术,首先单独除掉氢氧化镁,然后单独用戈尔膜过滤碳酸钙。
7、楼主试验陶瓷膜,其实陶瓷膜也是一种表面过滤。原盐化盐后,应当先加氢氧化镁然后加碳酸钙,或者同时加入都行,但是要通过搅拌来保证混合和反应完全,海盐总产生的钙镁沉淀固形物不到5%,完全可以直接进入陶瓷膜过滤器,实验室中不必先行沉淀。
8、陶瓷膜盐水装置中,比你在实验室中要复杂的多,问题也更多,实验室与工业化的差距是很大很大的。
9、非常高兴的是,陶瓷膜过滤装置用于氯碱盐水的工艺已经趋于成熟,逐渐开始大面积推广,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这与久吾公司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其他行业上使用过新型陶瓷膜,陶瓷膜进水对SS没有很严格的要求,SS浓度几千都可以进,处理过氢氧化镁浊液,过滤非常稳定,氢氧化镁絮体很小,很难沉淀下来,本身带负电,采用表面带负电的新型陶瓷膜过滤通量非常大,而且过滤非常稳定,而且可以采用大孔径的膜,因为氢氧化镁是一种非常好的助滤剂,透水性很好 据我所知,不需要沉淀,因为陶瓷膜的反冲周期很短,本身就是因为盐水中固体物质过多。 氢氧化镁沉淀的确影响碳酸钙的沉淀,所以要分步进行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