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规模一次盐水陶瓷膜工艺需要投资多少?
本帖最后由 sunjl1981 于 2013-1-6 22:37 编辑有没有专业点的人士介绍一下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规模一次盐水陶瓷膜工艺与凯膜工艺相比较,投资相差多少?还有运行费用相差多少?现在全国有几家做这个陶瓷膜?那一家比较好?关键是有精确地数据说明一下两者的区别.还有其运行的注意事项。谢谢。详细资料麻烦发到wanghb_0530@126.com。
#
+ + 。
本帖最后由 一诺张 于 2011-5-13 14:44 编辑
回复 1# wanghb0530
30万吨规模,需要陶瓷膜约100平米,200万,加辅助系统约100万,共计300万。凯膜投资是其的1.5倍,凯膜工期长,陶瓷膜建设周期仅是凯膜的一半 回复 2# xpwnb
感谢解答啊,那么你们现在用的这个工艺吗?占地面积大约多少?和凯膜相比节约多少空间? 二楼说得不太准确。30万吨投资300万是不可能的。陶瓷膜工艺的投资主要因为减少了预处理器而降低,楼主只要算算30万吨需要的预处理器投资即可,包括基础、材料、钢制作、内防腐、外保温。
运行费用节省在于适用于钙镁倒挂的低价海盐,节省的原盐采购费,螯合树脂塔再生周期延长一倍节省的50%的纯水、酸碱消耗,低SS盐水导致电解电耗的降低和离子膜寿命的延长等节省的费用。
目前做陶瓷膜盐水精制的厂家只有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为独家专利授权,也不可能有第二家做。 回复 4# kingtiger102
谢谢详细的介绍。 30万吨一次盐水只要300万是不可能的,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陶瓷膜省的主要在土建上面,因为厂房变小了 就个人建议,还是慎重的考虑一下是否选取陶瓷膜或者凯膜,甚至是御隆公司出来的新产品御隆膜,现在我们使用的陶瓷膜似乎不是广告打的那么顺利,时间才是最好的检验工具!并不是我诋毁谁的产品,谁的产品初期投资差异不大不算啥,主要是考虑长远之后的带来的经济效益! 就个人建议,还是慎重的考虑一下是否选取陶瓷膜或者凯膜,甚至是御隆公司出来的新产品御隆膜,现在我们使用 ...
ljhhero 发表于 2011-6-8 19:0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上的领导说了,要慎重考虑,我也支持这个观点。
楼上领导可谓是道尔桶、浮上桶、凯膜、陶瓷膜等各种工艺都用遍了,个中滋味自然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
任何一个新技术新工艺都有其发端、发展、成长、成熟的阶段,有机膜过滤器加浮上桶工艺到现在也不过10年的光景啊,为何成为主流,是由于离子膜对盐水的要求加上原盐质量差才让大家不计盐水成本的。10年前,氯碱迎来一个大洗牌大跃进景气周期,大家都不差钱,所以昂贵的一次盐水工艺也就这样流行起来。这也是中国氯碱行业有史以来最复杂、造价最高的工艺,呵呵大家使用的过程中的艰辛与汗水在这个投资面前就微不足道了。
如今,一个新的工艺要推广,记得是2007年才正式推广的吧,现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新工艺推广很难啊。难的原因在于这个工艺不成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
我建议各位,采用新工艺的时候,首先要取得自家老板的支持,否则做工程的就要承担很大的责任风险。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特别是自家原盐质量的问题优化工艺,多思考多怀疑,把坏处多想一点,然后再一一想出对策,千万不要仅仅听厂家一面之词,千万不要把宝全部压在设计院身上。 回复 7# ljhhero
谢谢啊。你现在就在成都的公司?你们是多大的规模?任何新产品都是要经历严格的社会选择的,优胜劣汰在什么区域都适用。 回复 8# huawei
认真的读了版主的帖子,里面有经验教训也有期望展望,万事谨慎第一,做成功了功劳也许不是你的;但是失败了,责任肯定由你承担。新工艺才刚有三年左右的发展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不知道还会有什么高薪技术的出现。
针对版主的“这也是中国氯碱行业有史以来最复杂、造价最高的工艺”这句话,我有点不理解。难道国外的盐水精制技术就很简单吗?他们的原盐质量和我们国内的有什么区别?含量有什么差别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