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污染”变身为“第三橡胶”
在10月25日结束的2008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一项利用废轮胎生产塑化胶粉的技术格外引人注目。采用这项技术建设的全自动生产线可以“吞”进完整的废轮胎,然后“吐”出硫化胶粉、钢丝和尼龙纤维,最后将硫化胶粉深加工成塑化胶粉,而这种塑化胶粉又被应用于新轮胎的生产。这个循环经济技术项目就是我国“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据专家介绍,因国际上最早处理废轮胎的方式是深埋或燃烧,前者破坏生态,后者污染空气,因此,废轮胎一度被称为“黑色污染”。据有关统计,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和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70%以上的天然橡胶和40%以上的合成橡胶依赖进口。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废轮胎接近2亿条。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就曾指出,我国正面临着天然橡胶资源日益短缺和废旧橡胶产品加剧环境破坏这两大突出矛盾。如何让废轮胎中的废橡胶循环再生,担纲起替代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的重任,对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副会长、上海虹磊精细胶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鲍国平介绍,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国内外先后开发出了废轮胎生产硫化胶粉技术,这是废轮胎处理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变革。但是,人们不久便发现,硫化胶粉的粒径无论多么细,都不可改变地处于弹性状态。而弹性状态下的硫化胶粉,其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都很低,只能作为填充料用于运动场所跑道的铺设,或者生产低档的橡胶制品,附加值很低。
“硫化胶粉的经济价值虽然不大,但是在保护环境、消除‘黑色污染’方面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所以,发达国家一般是对废轮胎的产生者征收排污费,然后补贴给废轮胎的回收利用企业。”鲍国平说,“如果没有政策性补助,废轮胎的再生利用将难以为继。”
我国于2000年开始着手废轮胎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并于2006年成功开发出了废轮胎生产塑化胶粉技术。据承担该项目的上海虹磊精细胶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济美介绍,塑化胶粉的制备主要采用机械方法,同时巧妙地利用了废轮胎中原有的优质成分,再配以少量的增塑剂,就使原来弹性状态的硫化胶粉变成了塑性状态的可再次硫化成型的塑化胶粉。这种塑化胶粉可以部分替代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生产包括轮胎在内的橡胶制品,成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之外的“第三橡胶”。目前,该项目已列为科技部、商务部、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同时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
专家介绍,我国废轮胎生产塑化胶粉技术首先在苏州进行试点。2007年初,“苏州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废轮胎生产塑化胶粉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就是其中一个关键课题。目前,2万吨/年塑化胶粉项目的基建工作基本完成,成套设备正在生产、安装和调试当中。
而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省市也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在山西,废轮胎生产塑化胶粉项目被用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原山西翼龙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在2007年6月的环境整治风暴中被实施停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翼龙集团炸掉了原来的工厂,并在原址上建起了从事废轮胎回收利用的新工厂。原翼龙集团董事长任电民说:“公司目前正在兴建一期2万吨/年塑化胶粉的全自动生产线,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将塑化胶粉的生产规模扩大到5万吨/年。安徽省也于今年3月引进了废轮胎生产塑化胶粉项目,目前安徽省泾县经济开发区正在兴建3万吨/年塑化胶粉生产线。江苏省则正在原有基础上进行1万吨/年塑化胶粉生产线的扩建改造工程,同时,计划以塑化胶粉为原料建设万吨级预硫化冷翻胎面胶生产基地和混炼胶加工中心。
学习了,是该好好利用! 这样的技术值得关注,不知道生产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可以控制,也比完全废弃产生的废物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