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我国PVC生产的历史介绍?
谁有我国PVC生产的历史介绍?越详细越好。比如是从哪一年由哪些企业开始生产等。谢谢!1954年我国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始聚氯乙烯研究,1958年锦西化工厂建成了第一套年产3000吨规模的生产装置。紧接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又相继建成了4套年产6000吨的装置,六十年代各省又陆续建了一批,聚氯乙烯产业开始较快的发展起来。总体上分为80年前的重视产量发展和80年以后的重视产量增长的同时重视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增加两个阶段。 资料介绍:
1、1953年原重工业部化工局的化工综合实验场开始了PVC的研究,1955年在锦西化工厂进行中试。1958年在锦西化工厂建成3000t/a的悬浮聚合装置。
2、1959~1960年国内建成了7套6000t/a的装置。在1970~1979年间,国内又建成一批装置。
3、在1977年,北京化二首先从国外引进8万吨/a的乙烯氧氯化装置。在80年以后,陆续从国外引进了24套装置和技术,釜型包括70、108、125等。 中国的PVC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实验研究阶段(1953—1957年)
PVC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热塑性塑料品种,早在1953年就在原重工业部化工局的化工
综合试验所(化工部和沈阳化工研究院前身)开始了实验研究。1955年在锦西化工厂中间试验工场(化工部锦西化工研究院前身)进行100吨/年中间试验,乳液聚合法因乳化剂供应问题试验未取得结果,而改为悬浮聚合法。
第二、开始兴建并推广阶段(1958—70年代末期)1957年,原化工部北京有机化工设计
院进行设计,1958年锦西化工厂3000吨/年工业装置建成投产。随后又扩建为6000吨/年规模,并完成了6000吨/年设计,推广至全国。国家为了用农膜育秧增产粮食,用塑料鞋底代替用布纳鞋底而改善人民穿鞋问题而提出发展PVC工业。1959—1960年相继建成了7套6000吨/年规模的PVC树脂厂和1个3000吨/年工厂。1962年武汉建汉化工厂(葛化集团)和上海天原化工厂分别试验成功100吨/年乳液聚合法中间试验,并扩建为500吨/年生产装置。至此中国共有9家PVC生产企业,1962年总生产能力4.5万吨/年,总产量2.4万吨/年,生产悬浮法和乳液法两种PVC树脂。中国台湾省的PVC树脂生产也始于此时,1957年台湾省塑胶公司在高雄兴建了3000吨/年PVC工厂,之后华夏、国泰和义芳3家塑胶公司分别建成了2万吨/年、6000吨/年和8000吨/年工厂,均是电石乙炔悬浮PVC树脂。台湾省于1966年开始转换原料路线,全部采用乙炔氧氯化法或进口二氯乙烷、氯乙烯单体来生产树脂,工厂规模均在6万吨/年以上,高者达72万吨/年。1995年其VCM总生产能力达到108万吨/年,PVC总生产能力达到124.3万吨/年,产量也超过100万t。国内在1970-1979年间兴建了一批小型氯碱和电石乙炔法PVC工厂(表1-6)。首次从国外引进PVC生产技术的是北京化工二厂1977年投产的8万吨/年乙炔氧氯化制氯乙烯装置。
第三、飞速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
本阶段是引进技术阶段,PVC树脂在产品质量和品种上都有很大的飞跃。实现了品种的升级换代,开拓了新的品种达100多个。而且塑料制品的加工方面的发展也相应的飞速发展。80年代以后陆续从国外15家PVC公司引进了24套装置和生产技术,包括悬浮聚合法,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连续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混合法和本体聚合法,已建成的总生产能力111.2万吨/年。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未放松国内的研究开发,40年来国内先后建设了88家PVC树脂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240.29万吨/年,遍布除香港、西藏、海南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由于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的原因,已经有15家小型装置被关闭拆迁。1988年全国(不含台湾省)共有PVC树脂企业74家(包括处于停产而未拆迁装置18家),总生产能力226.89万吨/年。其中悬浮树脂72家,生产能力203.8万吨/年;糊树脂19家。生产能力18.6万吨/年;本体树脂1家,生产能力1万吨/年。截至2004年年底,国内PVC树脂产能达到750万吨,糊树脂产能3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大国。到2010年,将成为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在PVC树脂产品质量上,80年代后到90年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早期的PVC树脂均为乒乓球状的紧密型,1978年疏松型树脂仅占PVC树脂总产量的8.6%,1988年则上升到69.4%,目前除特殊品种外,全部升级换代。在PVC树脂的品种上也有很大的发展,80年代以前只有十多个品种(悬浮法6种,乳液法2种,共聚物三、五种)。目前由这些品种延伸出的牌号已经有100多种,如悬浮树脂除了8种通用型牌号外,引进牌号14个,国内自行研究开发了低聚合度,高聚合度、交联树脂,食品级和医药级树脂,高表观密度树脂,掺混树脂。粉末涂料,蓄电池隔板等专用树脂;糊树脂有35种牌号;还有共聚树脂等。随着加工与应用技术的发展,PVC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势头方兴未艾,除了传统用途外,已经打开指标适中、价格低廉的工程塑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等应用领域,开始替代某些工程塑料和橡胶制品。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就放上来跟大家分享。
希望对大家有用!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