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q82 发表于 2009-7-12 13:17:32

聚合工序入釜助剂估算?

大家能讲解一下你们是如何估算入料时的缓冲剂入料干基量,分散剂的入料干基,引发剂的入料干基,以及消泡剂的用量,终止剂的用量?请以70釜和108釜角度讨论交流一下!

tcs1789@163.com 发表于 2009-7-12 16:18:09

在整个PVC行业上也没有这样计算的,PVC技术很复杂,氯乙烯单体有相的变化,理论不完善,有些算法得出的理论用量与实际上差别很大,些处氯乙烯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度是有很大的变化的,不是单一均相反应。有气态变液态,有液态变粘流弹性体,最后再变成固态。相变开始时是个动态平衡过程。没有个这型的理论模型。所以各厂家都是根据经验和分析在生产过程中探索出自各的工艺配方,就是同样的工艺,同样的釜型如把别人的配方完全用在自己的生产上是不可行的,

qiaohexing 发表于 2009-7-12 22:36:05

你提出的问题,我感觉涉及了很多企业的技术保密范围了,氯碱化工脱得只有裤衩了,那就是聚合配方。这个问题,你还是私下交流,看看那位朋友,跟你说下,我是不能说的,我也不知道,呵呵,吃里爬外的事做了老板会很生气的。。。。。

tzq82 发表于 2009-7-13 00:34:53

非常感谢楼上两位朋友的见解,可帖子的主题是估算,还有就是2008年11期28页《中国氯碱》杂志里就有《复合引发剂用量的估算》论文,作者:平顶山神马汇源氯碱有限公司(附:企业真实名称杂志上公开的不违反论坛版规)

tcs1789@163.com 发表于 2009-7-13 07:59:53

氯碱杂志上的论文怎么能信呢,那是为了晋高工或增加知名度而写的,回为每个厂家的聚合釜使用的年限不同。传热系数变化也很大,就是有公式,也不能按公式计算,因为不同的季节,有时聚合的配方都会要调整。

HCA0MIN 发表于 2009-7-20 10:42:42

引发剂用量经计算再加上实际考虑就可确定,别的助剂大都是实际试验确定

昨夜听雨 发表于 2009-7-20 21:23:11

70方釜分散剂用量计算原则是单体加入量的万分之6.5~8之间调整,但分散剂总量、80与72之间的配比还要具体考虑单体质量、釜的传热效率、季节变化以及PVC的颗粒形态、质量指标等,聚氯乙烯行业发展到今天,聚合配方已经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东西了,但每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是不能生搬硬套的,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调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合工序入釜助剂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