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击地震原理
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舆,可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隔震装置。传统的抗震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抗”。建筑的基础和地基牢固地联结在一起,由于地震动的发生,引起上部结构一起发生运动,上部结构就象电路上的放大器对地面的运动产生放大作用(一般说来可放大2-5倍左右),从而使上部结构承受很大的惯性力作用,当超过材料的承载力时就会发生破坏。同时由于上部结构的运动,建筑物的装修,内部设备势必会遭受很大破坏。与此显著不同的是,隔震技术通过隔震层使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 “隔”的作用,隔震层承受地震动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上部结构的瓜一般仅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从而 “隔离”了地震,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损坏的目的,而且一般建筑物的装修及室内设备也会得到有效保护,甚至不影响室内设备的正常运转。一 “抗”一 “隔”突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被认为是抗震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对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来说,通过彩隔震技术,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发生突发地震灾害时,可有效地发挥其 “生命线”功效(如医院),保证其正常工作;将隔震技术用于放置贵 重设备、仪器、产品的车间、仓库,可避免设备、产品倾倒造成的破坏;用于桥梁,可防止由于地震灾害引起交通中断;用于博物馆,可使那些无价珍宝免遭震灾;用于核电站,不致因地震引起核泄漏;用于那些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的加固修复,可有效地保持建筑的原有风貌。
夹层橡胶隔震垫的减震效果
橡胶垫隔震建筑经受了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在,该市相距不远的两个医院,其中一个是隔震的,地震时医师护士照常工作;另一个是不隔震的,损坏厉害,无法恢复工作。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了7.3级地震,震源离汕头市约200公里,汕头市烈义为6度,各类房屋摇晃厉害,而陵海路隔震楼上的人并没有感到晃动,听到邻楼和邻街喧闹声后下楼才知道发生了地震。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大地震,该市的西部邮政大楼和松村研究所大楼等隔震房屋经受了地震的考验。房屋结构安全完好。仪器、设备、装修等丝毫无损。
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发生6.5级地震,水平距离大约200公里外的大理市地震烈度约5度,地震发生时,大理许多人从睡梦中惊醒,桌上的花瓶,玻璃杯跳动,而隔震建筑大理州交通指挥中心大楼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只有20%感到有轻微摇动,隔震建筑无任何破坏,减震效果明显。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发生7级强烈地震。相距不远的西昌市国税局宿舍楼,是一幢六层隔震楼。楼上职工只是感到轻微的晃动,而相邻的一幢常规抗震楼只有四层,楼上居住的人摇晃十分厉害。
资料很好,收藏了!
页:
[1]